渴德之懷,筆舌豈能盡意
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 寄馬行街董公書》:
同侗稽首,董公道偉。
自遠清論三歲。
渴德之懷,筆舌豈能盡意。
伏想邇來法候,愈沖和、燕居無滯。
予今則,處環(huán)墻養(yǎng)拙,毋勞齒記。
幸遇便風經(jīng)過,把狂吟尺牘,通為一寄。
歲月堂堂歸去,有如流水。
性命速宜了干,啟虔誠、幸恕僭易。
山侗拜,董公道偉,及諸道契。
注釋參考
筆舌
筆舌 (bǐshé) 宣道立言 position;proposition;views 孰有書不由筆,言不由舌?吾見天常為帝王之筆舌也。——揚雄《法言·問道》豈能
豈能 (qǐnéng) 怎能;哪能 how can 我豈能反對?盡意
盡意 (jìnyì) 充分表達心意、情感 fully express one’s feeling 他這首詩盡意地抒發(fā)了思鄉(xiāng)之情 盡情;盡興 enjoy oneself to the full 星期天盡意地玩了一天馬鈺名句,滿庭芳 寄馬行街董公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大富翁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