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寒衣袂輕,風定簾櫳靜,偏覺更長漏永
出自元代周文質(zhì)《【雙調(diào)】新水令_思憶落紅風》:
思憶。
。
落紅風里不聞聲,嘆東君漸成薄幸。
卻艷冶,又飄零,葉底殘英,剛留住惜花性。
。
。
對景愁倍增,追思舊行徑。
蘇卿偏識臨川令,俏心腸忒志誠。
。
。
笑將風月好前程,輕付與俊書生。
奈春情庭院關(guān)不定,被東風吹滿宸京。
隱隱仙姬去也,悠悠環(huán)佩無聲。
。
。
柳青青,竹亭亭,觀絕樓頭瀟瀟景,想盡花間怯怯情,添沉心上厭厭病,都只為剖釵分鏡。
。
。
寂寂黃昏戶半扃,獨立閑庭。
誰道下一言為定?俺執(zhí)手到數(shù)千回,刬地孤令。
。
。
相逢常約西廂事,到來不奉東墻命。
無言暗省,秦樓何夕彩云回,瑤琴昨日冰弦斷,碧天今夜孤星耿。
露寒衣袂輕,風定簾櫳靜,偏覺更長漏永。
香消不暖夢蝶魂,月明應攪幽禽宿,燈青偏照離鸞影。
誰將才子情,說與佳人聽?今夜里休來俺夢境。
從知道枕兒單,也填不得被兒冷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寒衣
寒衣 (hányī) 冬天御寒的衣服,如棉衣,棉褲等 winter clothing 就居求寒衣?!顿Y治通鑒·唐紀》簾櫳
(1).亦作“ 簾籠 ”。窗簾和窗牖。也泛指門窗的簾子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效張華<離情>》:“秋月映簾籠,懸光入丹墀?!?宋 史達祖 《惜黃花·定興道中》詞:“獨自捲簾櫳,誰為開尊俎!恨不得御風歸去?!?明 徐元 《八義記·宴賞元宵》:“開宮扇,起簾櫳,滿堂笑語與民同?!?陳毅 《游陽朔》詩:“竹林茅舍時出現(xiàn),后有飛瀑透簾櫳。”
(2).指閨閣。 唐 李昂 《賦戚夫人楚舞歌》:“ 漢王 此地因征戰(zhàn),未出簾櫳人已薦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西田招隱》詩之二:“曲處通簾櫳,茶香具含蓄?!?/p>
更長漏永
漏:漏壺,古代的計時工具。形容漫漫的長夜。周文質(zhì)名句,【雙調(diào)】新水令_思憶落紅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彼岸繁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