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玠《滿江紅 示眾》:
一點(diǎn)性靈光,因性形降、來性居心竅。
本玄玄幽微,朗朗晃耀。
只為貪生多愛{1-1}欲,漸教習(xí)性忘真妙。
算不如、直下早收頭,回光照。
悟真機(jī),存三要。
煉銀鉛,燒金銚。
這復(fù)命歸根,虎龍吟嘯。
海底風(fēng)性馬馳,山頭月落金雞叫。
三年九載整工夫,超塵表。
注釋參考
貪生
過分眷戀生命。多含貶義?!俄n非子·難言》:“言而近世,辭不悖逆,則見以為貪生而諛上?!?林紓 《讀<北史·恩倖傳>》:“甘謟者害明,據(jù)樂者諱禍,貪生者忘丑。”
漸教
(1).佛教語。佛教各派對其教主 釋迦牟尼 一生所說的教法,有不同的判教說,在我國如天臺(tái)、法相、華嚴(yán)諸宗各異。一般以漸教和頓教判攝 釋迦 一代的教法。所謂“漸”,指說法的由淺入深階梯。由漸到頓,即由小乘到大乘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下》:“小乘,漸教也,故開三浄之食,而此伽藍(lán)遵而不墜?!?/p>
(2).佛教語。指主張須經(jīng)長期修習(xí),才能把握佛教真理,即倡“漸悟”的教派。與主張“頓悟”的頓教相對。禪宗在諸派中屬頓派;禪宗內(nèi)部,北宗 神秀 側(cè)重漸修,南宗 慧能 則提倡頓悟。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(jié):“禪宗分南北兩宗: 慧能 在 嶺 南傳頓教,被稱為南宗; 神秀 在北方傳漸教,被稱為北宗?!?/p>
習(xí)性
習(xí)性 (xíxìng) 由于長期習(xí)慣于某種條件而形成的特性 habit and characteristics王玠名句,滿江紅 示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力壓一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