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(quán)《題錢德載雙清堂》:
誰識(shí)枕堂堂忠懿枕孫,至今枕人物典刑存。
頗同陶令辭蓮社,但學(xué)龐公隱鹿門。
醉枕泉香分石脈,吟枕樹老出云根。
喜攜自有東山妓,好事寧無北海樽。
服食方依煉丹井,躋攀莫近洗頭盆。
秋風(fēng)百本籬邊菊,夜月三號澗下猿。
未怪頻穿康樂屐,可須多羨辟疆園。
題詩我愧詞源涸,作記渠能學(xué)海翻。
亂后煙霞真得計(jì),靜中丘壑要重論。
十年殺氣纏伊洛,回首吾廬正斷魂。
注釋參考
醉枕
借指醉夢。 宋 石孝友 《踏莎行》詞:“沉水銷紅,屏山掩素,鎖窗醉枕驚眠處。” 宋 石孝友 《謁金門》詞:“醉枕驚回蝴蝶,好夢無人共説?!?/p>
香分
猶香錢?!都t樓夢》第八一回:“柜子里無數(shù)紙人兒。底下幾篇小帳,上面記著某家驗(yàn)過,應(yīng)找銀若干。得人家油錢香分也不計(jì)其數(shù)?!眳⒁姟?香錢 ”。
石脈
亦作“ 石脈 ”。1.山石的脈絡(luò)紋理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龍門游眺》詩:“花樹發(fā)煙華,淙流散石脈。” 唐 章孝標(biāo) 《方山寺松下泉》詩:“石脈綻寒光,松根噴曉霜?!?宋 范成大 《桂海金石志》:“余游洞親訪之,仰視石脈涌起處,即有乳牀如玉雪,石液融結(jié)所為也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張南垣傳》:“其石脈之所奔注,伏而起,突而怒,為獅蹲,為獸攫?!?/p>
(2).石隙。 唐 于鵠 《山中訪道者》詩:“把藤借行勢,側(cè)足憑石脈?!?唐 李賀 《南山田中行》:“石脈水流泉滴沙,鬼燈如漆點(diǎn)松花?!?/p>
(3).石中所生之絲狀物。性堅(jiān)韌,可為布。亦稱“ 石麻 ”。《洞冥記》:“石脈出 晡東國 ,細(xì)如絲,可縋萬斤,生石里,破石而后得。此脈縈緒如麻紵也,亦名石麻。”
見“ 石脈 ”。
云根
(1).深山云起之處。 晉 張協(xié) 《雜詩》之十:“云根臨八極,雨足灑四溟?!?唐 杜甫 《題忠州龍興寺所居院壁》詩:“ 忠州 三峽內(nèi),井邑聚云根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張協(xié) 詩‘云根臨八極’注:五岳之云觸石出者,云之根也。” 元 馬致遠(yuǎn) 《黃粱夢》第一折:“醉歸去松陰滿身,泠然風(fēng)韻,鐵笛聲吹斷云根?!?/p>
(2).山石。 宋 梅堯臣 《次韻答吳長文內(nèi)翰遺石器》:“山工日斵器,殊匪事樵牧。掘地取云根,剖堅(jiān)如剖玉?!?傅尃 《瘞鶴銘》詩:“墨痕斑駁蘚花溼,云根割取如人立?!?/p>
(3).道院僧寺。為云游僧道歇腳之處,故稱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山居賦》:“愒曾臺(tái)兮陟云根,坐澗下兮越風(fēng)穴。” 唐 司空圖 《上陌梯寺懷舊僧》詩之一:“云根禪客居,皆説舊吾廬?!?/p>
李處權(quán)名句,題錢德載雙清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