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令《哭詩六章》:
朝哭聲吁吁,暮哭聲轉(zhuǎn)無。
聲無血隨盡,安得目不枯。
目枯不足嘆,無目心自安。
目存多所見,不若無目完。
注釋參考
所見
(1).看到的?!稌x書·嵇康傳》:“何所聞而來?何所見而去?” 唐 韓愈 《謝自然詩》:“入門無所見,冠屨同蛻蟬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孫文定公》:“人君耳習(xí)於所聞,則喜諛而惡直;目習(xí)於所見,則喜柔而惡剛。”
(2).猶見解;意見。《漢書·儒林傳·嚴(yán)彭祖》:“ 孟 弟子百餘人,唯 彭祖 、 安樂 為明,質(zhì)問疑誼,各持所見?!?唐 韓愈 《論孔戣致仕狀》:“蒙陛下厚恩,茍有所見,不敢不言?!?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奏請午朝》:“惜乎當(dāng)時外間諸公所見不同,反不足以副其意耳。”
不若
不若 (bùruò) 即不如 not as good as;not equal to;not up to;had better;would rather 不若與人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 曾不若孀妻弱子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無目
(1).瞎眼?!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安恢?子都 之姣者,無目者也?!?漢 司馬遷 《報任安書》:“乃如 左丘 無目, 孫子 斷足?!?/p>
(2).不長眼睛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咸之否》:“望龍無目,不見手足?!?/p>
(3).沒有眼力。 明 李贄 《釋迦佛后》:“庸夫俗子,無識不信,獨不曾履其地乎?何無目之甚也!”
王令名句,哭詩六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