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使萬方傾素采,那知三日翳重陰
出自宋代郭印《八月十四至十六日無月二首》:
秋中景色正蕭森,月色超然重古今。
要使萬方傾素采,那知三日翳重陰。
晦冥欲害天公眼,想像難忘海宇心。
決斷浮云須好手,明年此夕要追尋。
注釋參考
萬方
萬方 (wànfāng) 指各地;四方 all places 指形態(tài)多種多樣 incomparably 儀態(tài)萬方 種種方法;各個方面 every素采
見“ 素彩 ”。
三日
(1).三天?!兑住ばM》:“利涉大川,往有事也,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?!?/p>
(2).一個月的第三天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吳質書》:“二月三日, 丕 白:歲月易得,別來行復四年?!?/p>
(3).指三月三日上巳節(jié)。 晉 潘尼 《三月三日洛水》詩:“聊為三日游,方駕結龍旂?!?/p>
重陰
亦作“ 重隂 ”。1.指云層密布的陰天。 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“玄云合而重隂,谷風起而增哀。”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詠冬》:“繁云起重陰,迴飈流輕雪。”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象數(shù)一》:“連日重陰,人謂必雨?!?/p>
(2).指陰雨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贈王粲》詩:“重陰潤萬物,何懼澤不周?”《文選·成公綏<嘯賦>》:“濟洪災於炎旱,反亢陽於重隂?!?李周翰 注:“云雨謂之重隂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守塉》:“亢陽則出谷颺塵,重陰則滔天凌丘?!?/p>
(3).指地下。
(4).猶濃陰。 漢 王粲 《七哀詩》之二:“山岡有餘暎,巖阿增重陰?!?唐 王維 《與盧員外象過崔處士興宗林亭》詩:“緑樹重陰蓋四鄰,青苔日厚自無塵。”
(5).雙重庇蔭。 晉 潘岳 《楊荊州誄》:“余以頑蔽,覆露重隂。仰追先考,執(zhí)友之心。”
郭印名句,八月十四至十六日無月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時光萬年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