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何夢(mèng)桂《和汪子雨問易》:
玄白紛紛老子云,那從覆瓿覓遺文。
六爻本自畫前具,三極都從心上分。
示許諸儒將見見,只應(yīng)四圣自聞聞。
浪談?wù)龎欂?fù)苓笑,況敢持芹更獻(xiàn)君。
注釋參考
六爻
《易》卦之畫曰爻。六十四卦中,每卦六畫,故稱。爻分陰陽,“-”為陽爻,稱九;“--”為陰爻,稱六。每卦六爻,自下而上數(shù):陽爻稱初九、九二、九三、九四、九五、上九;陰爻稱初六、六二、六三、liu{1*1}四、六五、上六。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六爻之動(dòng),三極之道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言六爻遞相推動(dòng)而生變化,是天、地、人三才至極之道?!焙笠蛞灾刚疾?。 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瓊英閨悶》:“夢(mèng)短欹孤枕,憂多問六爻?!?清 尹會(huì)一 《上車軒先生書》之四:“敬以揆百務(wù)之幾,謙以收六爻之吉耳?!?/p>
本自
本來就,一向是。《樂府詩集·雜曲歌辭十三·焦仲卿妻》:“昔作女兒時(shí),生小出野里。本自無教訓(xùn),兼愧貴家子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氣,殊自輕之?!?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男兒本自重橫行,天子非常賜顏色。” 唐 孟郊 《嬋娟篇》:“夜半 姮娥 朝太一,人間本自無靈匹?!?/p>
三極
三才,天、地、人。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六爻之動(dòng),三極之道也?!?王弼 注:“三極,三才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六爻遞相推動(dòng)而生變化,是天、地、人三才至極之道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宗經(jīng)》:“三極彝訓(xùn),其書言經(jīng)。” 宋 司馬光 《為龐相公讓官表》:“翼載萬機(jī),統(tǒng)和三極?!?明 張居正 《圣孝紀(jì)》:“皇上盡宗子之道,建三極之中,愛敬通於神明,德教刑於四海。”
從心
(1).順從意愿。 唐 顧況 《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》詩:“真靜一時(shí)變,坐起唯從心?!?/p>
(2).見“ 從心所欲 ”。
(3).由衷;發(fā)自內(nèi)心。 夏衍 《上海屋檐下》第三幕:“始終憂郁和苦悶著的他,此時(shí)方從心的發(fā)出了爽朗的笑聲?!?應(yīng)修人 《歡愉引》:“有些人會(huì)剛象我所要地幫助我,也會(huì)從心地、不禁地顧我而美笑?!?/p>
任心。《列子·楊朱》:“太古之人,知生之暫來,知死之暫往,故從心而動(dòng),不違自然所好?!?楊伯峻 集釋引 殷敬順 釋文云:“從音縱,下同。”
上分
上分 (shàngfèn) 上等;好的 first-class 出家人若有桃子吃,就為上分了。——《西游記》何夢(mèng)桂名句,和汪子雨問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