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嘆把離袂,七哀深我情。
出自唐朝錢起《送時暹避難適荊南》
三嘆把離袂,七哀深我情。云天愁遠(yuǎn)別,豺虎擁前程。
駐馬戀攜手,隔河聞哭聲。相思昏若夢,淚眼幾時明。
注釋參考
三嘆
亦作“ 三嘆 ”。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吾子置食之間三嘆,何也?” 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判官》詩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嘆聚散臨重陽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自述》:“予每讀其史傳及《正氣歌》,未嘗不三嘆流涕也,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。”
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(fā)出贊嘆之聲,予以應(yīng)和?!段倪x·陸機<文賦>》:“雖一唱而三嘆,固既雅而不艷?!?李善 注:“唱,發(fā)歌句者;三嘆,三人從而嘆之。”
離袂
(1).離人的衣袖、衣服。借指別離的人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臥疾怨別劉長史》詩:“ 吳 山饒離袂, 楚 水多別情?!?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得銷字》詩:“青門望離袂,魂為 阿連 銷?!?唐 盧綸 《送暢當(dāng)》詩:“秋風(fēng)滿離袂,唯老事唯多?!?/p>
(2).猶離別。 唐 孟郊 《送殷秀才南游》詩:“詩句臨離袂,酒花薰別顏。” 明 楊慎 《送余懋宗》詩:“天遠(yuǎn)驚離袂,春寒入勸盃?!?/p>
七哀
(1). 魏 晉 樂府的一種詩題。起于 漢 末。 漢 王粲 、 三國 魏 曹植 、 晉 張載 皆有《七哀詩》,為反映社會動亂,抒發(fā)悲傷感情的五言詩?!段倪x·曹植<七哀詩>》 唐 呂向 題解:“七哀,謂痛而哀,義而哀,感而哀,怨而哀,耳目聞見而哀,口嘆而哀,鼻酸而哀也。” 隋 江總 《在陳旦解酲共哭顧舍人》詩:“獨酌一樽酒,高詠七哀詩?!?唐 杜甫 《垂白》詩:“甘從千日醉,未許七哀詩?!?元 薩都剌 《同克明曹生清明日登北固山和韻》:“共君且飲酒一斗,處世不必歌七哀?!?/p>
(2).泛指多種哀傷。 唐 陸龜蒙 《次幽獨君韻》:“落日送萬古,秋聲含七哀?!?/p>
錢起名句,送時暹避難適荊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