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沈約《江南曲》:
棹歌發(fā)江潭。
采蓮渡湘南。
宜須閑隱處。
舟浦予自諳。
羅衣織成帶。
墮馬碧玉篸。
但令舟楫渡。
寧計(jì)路嶄嵌。
注釋參考
隱處
猶隱居?!段倪x·賈誼<吊屈原文>》:“偭蟂獺以隱處兮,夫豈從蝦與蛭螾。” 張銑 注:“君子但避亂世以隱居,不可與小人從仕?!薄稘h書·武帝紀(jì)》:“詳問隱處亡位,及冤失職。” 宋 陳師道 《答張文潛書》:“ 李耼 家於 瀨鄉(xiāng) , 莊休 老於 蒙 ,田邑之間,復(fù)有昔時(shí)懷器而隱處者乎?”
(1).隱居之所。 唐 賈島 《山中道士》詩:“不曾離隱處,那得世人逢?!?/p>
(2).指yin{1*1}部。 明 馮夢龍 《古今譚概·非族·韃韃》:“ 韃 婦至 中國 ,人戲弄其乳則喜,以為是其子也,至隱處亦不為意?!?/p>
沈約名句,江南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