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王維《登樓歌》
聊上君兮高樓。
飛甍鱗次兮在下。
俯十二兮通衢。
綠槐參差兮車馬。
卻瞻兮龍首。
前眺兮宜春。
王畿郁兮千里。
山河壯兮咸秦。
舍人下兮青宮。
據(jù)胡床兮書空。
執(zhí)戟疲于下位。
老夫好隱兮墻東。
亦幸有張伯英草圣兮龍騰[叫,“蟲”代“口”]躍。
擺長云兮捩回風(fēng)。
琥珀酒兮[周彡]胡飯。
君不御兮日將晚。
秋風(fēng)兮吹衣。
夕鳥兮爭返。
孤砧發(fā)兮東城。
林薄暮兮蟬聲遠(yuǎn)。
時不可兮再得。
君何為兮偃蹇。
注釋參考
飛甍
(1).指飛檐。 唐 羊士諤 《息舟荊溪入陽羨南山游善權(quán)寺呈李功曹巨》詩:“層閣表精廬,飛甍切云翔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山市》:“見宮殿數(shù)十所,碧瓦飛甍,始悟為山市。” 郭沫若 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五:“高聳著的飛甍躍瓴的城樓。”
(2).借指高樓。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長干延屬,飛甍舛互?!?呂向 注:“飛甍舛互,言棟宇相交互也?!?明 夏完淳 《詠懷》:“飛甍十二衢,徘徊明月皎?!?/p>
鱗次
鱗次 (líncì) 像魚鱗那樣密密排列 close together in a row in serrate formation 京城十二衢,飛甍各鱗次?!U照《詠史》在下
在下 (zàixià) 稱呼自己的謙詞 I 在下姓許名宣王維名句,登樓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