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枝歌罷篷窗掩,到此相思倍黯然
出自宋代葉紹翁《送馮濟(jì)川歸蜀》:
勇喚東吳萬里船,皂囊來奏九重天。
一官豈為蘇洵冗,諸老寧容賈誼先。
滿載月歸應(yīng)有命,便耕云去豈無田。
竹枝歌罷篷窗掩,到此相思倍黯然。
注釋參考
竹枝歌
即竹枝。 唐 劉商 《秋夜聽嚴(yán)紳巴童唱竹枝歌》:“思?xì)w夜唱《竹枝歌》,庭槐葉落秋風(fēng)多?!?宋 晁補(bǔ)之 《迷神引·貶玉溪對江山作》詞:“怪《竹枝歌》,聲聲怨,為誰苦?”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回生》:“《竹枝歌》唱的女郎蘇,杜鵑聲啼過 錦江 無?”參見“ 竹枝 ”。
篷窗
猶船窗。 宋 張元干 《滿江紅·自豫章阻風(fēng)吳城作》詞:“倚篷窗無寐,引杯孤酌。” 清 文德翼 《池口阻風(fēng)》詩:“伸腳篷窗西日移,打頭蘆渚北風(fēng)吹?!?清 曹寅 《北行雜詩》之六:“日氣挾飛燕,篷窗晚食時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