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林亦之《句》:
出自宋代林亦之《句》,該句一般未成詩或是殘句。
注釋參考
講學
講學 (jiǎngxué) 當眾講解闡述自己的學術理論 give lectures 應邀出國講學紅泉
紅色的泉水。傳說 漢 東方朔 小時掘井,陷落地下,有人欲引往采仙草,中隔紅泉不得渡,其人以一屐與之,遂泛紅泉,至仙草之處,采而食之。見舊題 漢 郭憲 《洞冥記》。后遂以紅泉為傳說中的仙境景色之一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》詩:“ 銅陵 映碧澗,石磴瀉紅泉?!?唐 錢起 《山中酬楊補闕見過》詩:“日暖風恬種藥時,紅泉翠壁薜蘿垂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知幾引退》:“紅泉無恙,白云千頃疎?!?/p>
著書
著書 (zhù shū)寫書。
史記.卷六十三.老子韓非傳:「子將隱矣,彊為我著書。」 漢書.卷八十八.儒林傳.胡母生傳:「與董仲舒同業(yè),仲舒著書稱其德?!?h3>心學(1).猶言思想修養(yǎng)。 宋 范成大 《寄題筠州錢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》詩:“忠厚平生心學,敏明隨處民功?!?/p>
(2).以 陸九淵 、 王守仁 為代表的 宋 明 理學的一個流派,即所謂良知之學。為學主“明本心”、“致良知”。認為心為宇宙的本原。 明 宋濂 《六經論》:“‘六經’皆心學也。心中之理無不具,故‘六經’之言無不該,‘六經’所以筆吾心之理者也?!?明 王守仁 《<陸象山先生全集>敘》:“圣人之學,心學也。”參閱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心學》。
(3).即心理學。 嚴復 《原強》:“繼乃論生學、心學之理,而要其歸於羣學焉?!眳⒁姟?心理學 ”。
生徒
(1).學生;門徒?!逗鬂h書·馬融傳》:“﹝ 融 ﹞常坐高堂,施絳紗帳,前授生徒,后列女樂?!?宋 歐陽修 《舉留胡瑗管勾太學狀》:“然臣等竊見國家自置太學十數(shù)年間,生徒日盛,常至三四百人?!?金 元好問 《<十七史蒙求>序》:“教授生徒,必使知己之所知,能己之所能。” 郭沫若 《盲腸炎·一個偉大的教訓》:“我自己對于經濟的智識,原不過是一個初等小學的生徒,我的見解當然是不能作數(shù)?!?/p>
(2). 唐 代科舉取士制度之一?!缎绿茣みx舉志上》:“取士之科,多因 隋 舊,然其大要有三:由學館者曰生徒;由州縣者曰鄉(xiāng)貢;皆升于有司而進退之……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,所以待非常之才焉。”
林亦之名句,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