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成骨朽道寧死,況復(fù)鄭虔楊契丹
出自宋代晁公溯《曾夔州座右山水圖》:
華堂左右皆山川,登堂一見心茫然。
松林忽在素壁上,幾杖卻對陰崖前。
百年老樹橫高枝,正當(dāng)太古陰云垂。
近前細(xì)看才拱把,生氣凜凜如十圍。
尚想昔年初下筆,指顧江山生咫尺。
梁棟已受長風(fēng)吹,衣裘若濺洪濤濕。
回山倒海不作難,此意誰能傳筆端。
李成骨朽道寧死,況復(fù)鄭虔楊契丹。
吾知此圖未易逢,頗思摹寫置府中。
鵝溪生綃不難致,只恐今世無良工。
注釋參考
成骨
今稱脛骨。《素問·刺腰痛論》:“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?!薄夺t(yī)宗金鑒·正骨心法要旨·胻骨》:“胻骨,即膝下踝上之小腿骨,俗名臁脛骨者也。其骨二根,在前者名成骨,又名骭骨,其形粗;在后者名輔骨,其形細(xì)?!?/p>
況復(fù)
亦作“況復(fù)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(fù)武功彰?!?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(fù)塵隨眼,鬢髮還應(yīng)雪滿頭?!?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?jiān)氯荨非骸把鄄M,況復(fù)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(fù)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。” 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(fù)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(yuǎn)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(fù)見君時?!?/p>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(fù)不相識。”
契丹
契丹 (Qìdān) 中國古代的一個民族,四至五世紀(jì)時在今遼河上游游牧 Khitan 契丹與吾約為兄弟?!?宋· 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(序)》晁公溯名句,曾夔州座右山水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本命賽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