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(qǐng)君更去勘諸方,莫道梅山得消息
出自宋代姜特立《古風(fēng)送行陳省元》:
梅山老人頭雪白,摸索曹劉還認(rèn)得。
平生鹿鹿視余子,誰(shuí)是詩(shī)中真巨擘。
踵門忽得天下士,慕我虛聲遠(yuǎn)相覓。
袖中磊磈出奇語(yǔ),和璧隨珠暗相射。
對(duì)之坐久神氣定,言下分明箭鋒直。
傍觀如堵相駭愕,頗復(fù)見我有此客。
雄篇累日費(fèi)酬答,但怪筆端飛霹靂。
君才自是千里駒,鞭影不搖何待策。
古人妙處應(yīng)自知,悟解多端難指畫。
請(qǐng)君更去勘諸方,莫道梅山得消息。
注釋參考
諸方
(1).各地方?!稌x書·何劭傳》:“每諸方貢獻(xiàn),帝輒賜之,而觀其占謝焉?!?南朝 梁元帝 《庾先生承先墓志》:“諸方未游,佳城已望。”《新唐書·百官志二》:“大朝會(huì),諸方起居,則受其表狀?!?/p>
(2).猶諸道。 宋 蘇軾 《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》詩(shī):“諸方人人把雷電,不容細(xì)看真頭面。”
(3).別的方位;別的地方?!短綇V記》卷二liu{1*1}四引 五代 王仁裕 《王氏見聞·韓伸》:“又或云某方位去吉,即往之,諸方縱人牽之不去?!薄毒暗聜鳠翡洝こ刂菽先赵付U師》:“僧辭,問(wèn)云:‘學(xué)人到諸方,有人問(wèn)和尚近日作么生,未審如何祇對(duì)?!?/p>
梅山
(1).山名。在今 浙江省 紹興縣 境。傳說(shuō)為 漢 梅福 隱處之一。 宋 陸游 《梅子真泉銘》:“距 會(huì)稽城 東北七里有山,曰 梅山 。山之麓有泉,曰 子真泉 ?!?子真 , 梅福 之字。 宋 陸游 《朝中措》詞:“明月 梅山 笛夜,和風(fēng) 禹廟 鶯天?!?/p>
(2).山名。在今 浙江省 奉化縣 境。相傳為 梅福 賞游處?!肚逡唤y(tǒng)志·浙江·寧波府》:“ 梅山 :在 奉化縣 南三十里,舊志謂 梅福 嘗游此。兀立眾山中,峯巒奇秀,北環(huán)大溪,下有龍湫?!?/p>
(3).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境。山上多梅,傳為 曹操 行軍望梅止渴處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江南十一·和州》:“ 梅山 :縣( 含山縣 )東南五里,山多梅樹,俗傳 曹操 行軍,指梅林以止軍士渴處也。 唐 天寳 中,改曰 棲隱山 ?!?/p>
(4).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舒城縣 境。傳說(shuō)為 梅福 隱處之一?!肚逡唤y(tǒng)志·安徽·廬州府》:“ 梅山 ……在 舒城縣 西五十里,上有 梅仙洞 , 漢 南昌 尉 梅福 棄官后隱此,亦名 梅福山 。”
(5).山名。在今 安徽省 東至縣 境?!肚逡唤y(tǒng)志·安徽·池州府》:“ 梅山 ,在 建德縣 西南十里。 宋 時(shí)僧 志南 居之, 朱子 訪至山中,與之倡和,為書‘普門’二字刻於石壁?!?/p>
(6).山名。在 湖南省 新化縣 、 安化縣 間。在 新化 者稱 上梅山 ,在 安化 者稱 下梅山 ?!端问贰ど褡诩o(jì)二》:“﹝ 熙寧 五年十一月﹞ 章惇 開 梅山 ,置 安化縣 ?!?/p>
(7).山名。在 安徽省 金寨縣 。1956年在這里建成 梅山水庫(kù) 。
(8).特指 揚(yáng)州 梅花嶺 。上有 明 史可法 衣冠冢。 清 秋瑾 《寶刀歌》:“痛哭 梅山 可奈何?帝城荊棘埋銅駝。”
消息
消息 (xiāoxi) 情況報(bào)道 news;information 消息靈通人士 音信 tidings;news 杳無(wú)消息姜特立名句,古風(fēng)送行陳省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圖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