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偈頌三十首》:
眾生本是佛,悟了一體同。
若人不達(dá)本,逐末走西東。
君子當(dāng)務(wù)本,本立佛性同。
通一萬事畢,終不被塵籠。
非塵體不動,本實理含融。
先天唯此物,今古學(xué)無蹤。
難了意在處,塞頑空色空。
本無有指,妄言色空。
若得妄消歇,真體者何窮。
真體非形相,不離形相中。
幻質(zhì)皆虛偽,大智發(fā)於中。
幻盡覺圓滿,心光寥廓通。
此通無對待,天地在其中。
森羅并萬像,影現(xiàn)一鏡中。
鏡中實我體,寂湛印倥侗。
若能同道者,與理本相同。
唯守性清凈,眼耳若盲聾。
情忘兼想盡,忽覺已身空。
自了本無物,強(qiáng)以道言通。
此法滯諸學(xué),皆幻質(zhì)相容。
若離一切相,形體外靈通。
左右逢其源,煩中入胸中。
我尚不可得,非我何可得。
眷屬猶如夢,非冤不遇逢。
如今兒女者,皆再來祖宗。
一根來復(fù)去,如觀桑葉同。
本樹何曾動,凋葉有來冬。
葉落明年發(fā),根深不怕風(fēng)。
但能勤力護(hù),勿使火兼蟲。
毀壞本根者,萬劫墮貧窮。
如今憂生死,猶如顛哭空。
不知空本無,如翳生眼中。
眼明雖說實,不可順盲聾。
注釋參考
圓滿
圓滿 (yuánmǎn) 十分完滿,沒有欠缺 satisfactory 圓滿的答案心光
(1).佛教謂佛心所照之光?!队^念法門》:“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,彼佛心光常照,是人攝取不捨,總不論照攝餘雜業(yè)行者?!?宋 陸游 《五更起坐》詩:“煜煜心光回自照,綿綿踵息浩無聲?!?明 寓山居士 《魚兒佛》第四折:“惟是心光現(xiàn),今日箇証果朝元。”
(2).借指靈感。 清 張履 《<靜觀齋詩初集>自序》:“境與身際,性與境適,絶去依傍,獨洗心光,當(dāng)其趣之所極,心若激而不能已於鳴者?!?/p>
廓通
疏通闡明。 唐 皮日休 《春秋決疑》:“茍無 丘明 發(fā)決其奧,廓通其玄,亦赴來而責(zé)實也,非可誣也?!?/p>
釋印肅名句,偈頌三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