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繆烈《獅子巖》:
幽巖蕭颯商飚起,一天灝氣涼如水。
金井梧飛蘭谷芳,長江浪冷莼魚美。
雁字半側(cè)銀鉤欹,云光凈掃光陸離。
桂花巖下午滿枝,隨意催送到書帷。
碧潭煙斂琉璃滑,素娥乘鸞下天闕。
清暉深射水晶宮,虛明澄澈蛟龍窟。
上下天光一鏡浮,冰輪碾破一天秋。
今來古往事悠悠,月自升沈水自流。
注釋參考
琉璃
琉璃 (liúlí) 巴利語 veluriya或梵文俗語verulia的譯音。用鋁和鈉的硅酸化合物燒制成的釉料,常見的有綠色和金黃色兩種,多加在粘土的外層,燒制成缸、盆、磚瓦等。亦指琉璃燈座 coloured glaze 一盞琉璃素娥
(1). 嫦娥 的別稱。亦用作月的代稱?!段倪x·謝莊<月賦>》:“引玄兔於帝臺(tái),集 素娥 於后庭?!?李周翰 注:“ 常娥 竊藥奔月,因以為名。月色白,故云 素娥 。” 唐 李商隱 《霜月》詩:“ 青女 素娥 俱耐冷,月中霜里鬭嬋娟?!?明 徐渭 《月下梨花》詩之一:“莫遣風(fēng)吹廻作態(tài), 素娥 應(yīng)妬舞《霓裳》?!?郁達(dá)夫 《舊歷八月十六夜觀月》詩:“窗外 素娥 窗內(nèi)客,分明各自夢(mèng) 巫陽 ?!?/p>
(2).白衣美女。指月宮仙女。舊題 唐 柳宗元 《龍城錄·明皇夢(mèng)游廣寒宮》:“見有素娥十餘人,皆皓衣,乘白鸞,往來舞笑于 廣陵 大桂樹之下。”
乘鸞
(1).傳說 春秋 時(shí) 秦 有 蕭史 善chui{1*1}簫,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, 穆公 遂以女妻之。 史 教 玉 學(xué)簫作鳳鳴聲,后鳳凰飛止其家, 穆公 為作鳳臺(tái)。一日,夫婦俱乘鳳凰升天而去。見 漢 劉向 《列仙傳》。鸞鳳統(tǒng)類,后因以“乘鸞”比喻成仙。 北周 庾信 《后魏驃騎將軍荊州刺史賀拔夫人元氏墓志銘》:“既異乘鸞,翻然永去;雖非舞鶴,即掩泉門?!?唐 李群玉 《玉真觀》詩:“高情帝女慕乘鸞,紺髮初簪玉葉冠?!薄段饔斡洝返诹兀骸俺他[登紫府,跨鶴赴 瀛洲 ?!?/p>
(2).比喻求得佳偶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小星》:“還問取雨香云艷,燕語鶯啼,好遂吹簫愿,喜嬴臺(tái)乘鸞風(fēng)便。” 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卻媒》:“有多少官媒押定在烏紗后,不到乘鸞也死不休?!?/p>
(3).猶言仙逝。死的婉詞。 宋 曾鞏 《鄖口》詩:“風(fēng)光滿眼宛如昨,故人乘鸞獨(dú)騰騫?!?/p>
天闕
(1).天上的宮闕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為織女贈(zèng)牽牛》詩:“慚無二媛靈,託身侍天闕?!?/p>
(2).天子的宮闕,亦指朝廷或京都。《宋書·桂陽王休范傳》:“便當(dāng)投命有司,謝罪天闕。”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聞義里》:“ 惠生 在 烏場(chǎng)國 二年,至 正光 三年二月,始還天闕?!?唐 韓愈 《贈(zèng)刑部馬侍郎》詩:“暫從相公平小寇,便歸天闕致時(shí)康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題崔青蚓洗象圖》詩:“十丈黃塵向天闕,霜天夜踏宮墻月?!?/p>
(3).指兩峰對(duì)峙之處。因其形似雙闕,故稱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勸進(jìn)梁元帝表》:“何必西瞻虎踞,乃建王宮;南望 牛頭 ,方稱天闕?!?唐 杜甫 《游龍門奉先寺》詩:“天闕象緯逼,云臥衣裳冷。” 仇兆鰲 注引 韋述 《東都記》:“ 龍門 號(hào)雙闕,與大內(nèi)對(duì)峙,若天闕然。”
(4).星名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兩河、天闕間為關(guān)梁。”
繆烈名句,獅子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