鑿開混沌尸者誰,事逐浮云墮茫昧
出自宋代洪咨夔《次及甫入峽雜詠十二培》:
舍車不涉猢猻愁,行舟未過蝦蟆培。
咸池樂部十二鍾,六丁挈置巫山背。
鰲頭赑屃方壺裂,鯨腹膨脝海門碎。
鑿開混沌尸者誰,事逐浮云墮茫昧。
注釋參考
混沌
混沌 (hùndùn) 我國民間傳說中指盤古開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團(tuán)的狀態(tài) chaos(the primeval state of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folklore) 形容蒙昧無知的樣子 innocent as a child 糊涂(常用來罵人) muddled浮云
浮云 (fúyún) floating clouds 飄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為我陰,悲風(fēng)為我旋。——元· 關(guān)漢卿《竇娥冤》 比喻飄忽不定,未有定處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茫昧
模糊不清。《漢武故事》:“神道茫昧,不宜為法。” 唐 韓愈 《南山詩》:“山經(jīng)及地志,茫昧非受授?!?明 劉基 《題群龍圖》詩:“世間萬類皆可覩,茫昧獨有鬼與龍。” 葉圣陶 《線下·潘先生在難中》:“兩個孩子都懷著失望的心情,茫昧地覺得這樣的 上海 ,沒有平時父親嘴里說的 上海 來得好玩而有味?!?/p>
洪咨夔名句,次及甫入峽雜詠十二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