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靳宗《送鈐轄館使王公》:
再任坤維報政成,紫泥恩詔下神京。
搖鞭有客添歸興,折柳何人不愴情。
杜宇江山經(jīng)鳥道,海棠池館憶龜城。
尊前執(zhí)手難收淚,投分從來比弟兄。
注釋參考
搖鞭
揮動馬鞭。多謂遠(yuǎn)行。 唐 方干 《送吳彥融赴舉》詩:“ 西陵 柳路搖鞭盡, 北固 潮程掛席飛。” 宋 柳永 《引駕行》詞:“望花村、路隱映,搖鞭時過長亭?!?清 唐孫華 《送宮恕堂北上》詩:“聞君西笑且搖鞭,灰洞炎塵方崛堁?!?郁達(dá)夫 《己未出都口占》:“ 蘆溝 立馬怕?lián)u鞭,默看城南尺五天?!?/p>
歸興
歸思;回鄉(xiāng)的興致。 唐 杜甫 《官定后戲贈》詩:“故山歸興盡,回首向風(fēng)飈。”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王魁傳》:“之子動歸興,輕袂飄如蓬?!?宋 郭祥正 《金山行》:“白云南來入我望,又起歸興隨征鴻?!?/p>
折柳
(1).折取柳枝。語出《三輔黃圖·橋》:“ 霸橋 在 長安 東,跨水作橋。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?!焙蠖嘤脼橘泟e或送別之詞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送陸太祝》詩:“新知折柳贈,舊侶乘籃送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郊遇》:“暗憐衣帶,不勝折柳之懷?!?/p>
(2).古樂曲名?!墩蹢盍非氖》Q。多用以惜別懷遠(yuǎn)?!段脑酚⑷A》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玄覽賦》:“已寤歌於《折柳》,復(fù)行吟而《採蓮》?!?唐 李白 《春夜洛城聞笛》詩:“此夜曲中聞《折柳》,何人不起故園情。”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許云封》:“《折柳》傳情,悲 玉關(guān) 之戍客?!?姚鵷鶵 《王建章挽詩》:“《陽關(guān)》《折柳》凄迷別,行卷題詩醉醒間。”參見“ 折楊柳 ”。
(3).《詩·齊風(fēng)·東方未明》:“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?!?毛 傳:“柳,柔脆之木;樊,藩也。折柳以為藩,無益於禁矣。”后因以“折柳”代指籬笆。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設(shè)備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譏惑》:“大 楚 帶甲百萬,而有振槁之脆;強(qiáng) 秦 殽 函 襲嶮,而無折柳之固?!?/p>
愴情
傷心。 宋 王安石 《示長安君》詩:“少年離別意非輕,老去相逢亦愴情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(bǔ)遺》卷一:“最是長條柳,依依一愴情。”
靳宗名句,送鈐轄館使王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