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孟郊《贈別崔純亮》
食薺腸亦苦,強歌聲無歡。出門即有礙,誰謂天地寬。
有礙非遐方,長安大道傍。小人智慮險,平地生太行。
鏡破不改光,蘭死不改香。始知君子心,交久道益彰。
君心與我懷,離別俱回遑。譬如浸蘗泉,流苦已日長。
忍泣目易衰,忍憂形易傷。項籍豈不壯,賈生豈不良。
當其失意時,涕泗各沾裳。古人勸加餐,此餐難自強。
一飯九祝噎,一嗟十斷腸。況是兒女怨,怨氣凌彼蒼。
彼蒼若有知,白日下清霜。今朝始驚嘆,碧落空茫茫。
注釋參考
失意
失意 (shīyì) 不能實現(xiàn)自已的意愿;不得志 frustrated 而阿Q總覺得自己太失意;既然革了命,不應(yīng)該只是這樣的?!栋正傳》 雙方意見不合 fail to keep on good terms 近與天將失意,塞其五山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涕泗
(1).眼淚和鼻涕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六二:“ 齊景 升丘山,涕泗紛交流。”《南史·蕭鈞傳》:“﹝ 蕭鈞 ﹞年七歲,出繼 衡陽元王 ,見 高帝 ,未拜,便涕泗橫流。” 明 孫梅錫 《琴心記·赍金買賦》:“徘徊倚袖,涕泗沾衣,夢到君傍,可怪雞鳴驚喚予?!?清 羅有高 《鄧先生墓表》:“﹝先生﹞年十七,得 宋 五子書讀之,涕泗被面下曰:‘嗟夫!吾乃今日知為人之道也?!眳⒁姟?涕泗滂沱 ”。
(2).涕淚俱下,哭泣。 漢 揚雄 《元后誄》:“ 新室文母太后 崩,天下哀痛,號哭涕泗?!?宋 蘇軾 《白帝廟》詩:“遲回問風(fēng)俗,涕泗閔興衰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四:“ 向士肅 出外拜客……遇箇婦人,鬢髮蓬鬆,涕泗而來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獻二·事叔至孝》:“﹝ 施愚山 ﹞辛亥客都門,每憶叔,輒涕泗。”
孟郊名句,贈別崔純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全民傳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