鸞鶴引,孤魂滯魄,相從總逍遙
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 赴登州黃大醮》:
松柏巖前,煙霞洞里,清風(fēng)吹動(dòng)靈苗。
水升火降,大藥自然燒。
歌舞相陪童稚,利名棄、不讓漁樵。
忘人我,清貧為樂,怕底是塵囂。
人來求追薦,千言萬語,苦苦相邀。
便加持齋戒,遙拜云寮。
禱告重陽師父,救亡靈、得上青宵。
鸞鶴引,孤魂滯魄,相從總逍遙。
注釋參考
鸞鶴
亦作“ 鸞鸖 ”。1.鸞與鶴。相傳為仙人所乘。 南朝 宋 湯惠休 《楚明妃曲》:“驂駕鸞鶴,往來仙靈。” 唐 黃滔 《大唐福州報(bào)恩定光多寶塔碑記》:“煙霞蓊蔚於城隅,鸞鸖盤旋於林表?!?清 高鶚 《題友人山水障子》詩:“林下馬牛閑自放,嶺頭鸞鶴了無奇?!?/p>
(2).借指神仙。 唐 白居易 《酬趙秀才贈(zèng)新登科諸先輩》詩:“莫羨 蓬萊 鸞鶴侶,道成羽翼自生身。”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八:“益彰 叔則 鸞鶴之姿,轉(zhuǎn)映 王恭 神仙之狀?!?明 王寵 《旦發(fā)胥口經(jīng)湖中瞻眺》詩:“夙有邱壑向,緬懷鸞鶴蹤?!?/p>
孤魂
孤獨(dú)無依的魂靈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猶火正之無懷兮,託山阪以孤魂?!?唐 韓愈 《祭石君文》:“客葬 秦 原,孤魂誰附?”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中元節(jié)》:“設(shè)大會,焚錢山,祭軍陣亡歿,設(shè)孤魂之道塲?!?明 范受益 王錂 《尋親記·報(bào)捷》:“中途放他逃得命,都道他果作孤魂。” 聞一多 《孤雁》詩:“可憐的孤魂?。「豁毾蛱旎厥琢??!?/p>
滯魄
舊謂游蕩而無所依歸的魂魄。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乙志·蜀州女子》:“妾本 漢州 段 家女……不幸以顏色見寵於主人,為主母生瘞于地下,閲數(shù)年矣,非 蘇公 改葬,當(dāng)為滯魄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一門旌獎(jiǎng)》:“幽途渺渺,滯魄沉沉,誰與招魂?!?/p>
相從
(1).跟隨,在一起?!妒酚洝と照吡袀鳌罚骸?宋中 為中大夫, 賈誼 為博士,同日俱出洗沐,相從論議?!薄稘h書·食貨志上》:“冬,民既入,婦人同巷,相從夜績,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?!?宋 蘇軾 《送千乘千能兩侄還鄉(xiāng)》詩:“相從結(jié)茆舍,曝背談金鑾。”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獸類·貍》:“弟與之相從半年,且賴渠拯恤,義均伉儷,難誣以鬼也?!?/p>
(2).相交往;相合并。 宋 蘇軾 《岐亭》詩序:“凡余在 黃 四年,三往見 季常 ,而 季常 七來見余,蓋相從百餘日也?!薄对厥贰肪硪唬骸按蠓才荷耍显诩依锏睦頍o,我將女兒與你兒子,你兒子留在這里做女婿,兩家相從了?!?/p>
逍遙
逍遙 (xiāoyáo) 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 carefree;be at ease (leisure);be free and unfettered;wander about at leisure馬鈺名句,滿庭芳 赴登州黃大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仙境彈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