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筠《宣曲二十二韻》:
八月收民算,三千異典章。
天機(jī)從此淺,國艷或非良。
玉戶銅為沓,羅幬象作床。
驪姬初悔泣,飛燕近專房。
蓮小才承步,梅新競試妝。
盡知春可樂,終嘆夜何長。
取酒臨邛遠(yuǎn),吞聲息國亡。
難銷守宮血,易斷舞鸞腸。
百草兼花斗,雙鉤映燭藏。
金人須手鑄,虎圈更身當(dāng)。
步輦回長樂,飛除接未央。
琳珉飾漢館,藻繡裛周墻。
厭火雙魚尾,鳴弦小雁行。
云甍澄顥氣,綺井激回光。
路有斯須隔,憂難頃刻忘。
新聲來樂府,別寢近溫湯。
虹跨層臺晚,螢飛下苑涼。
錦帷迎七夕,蓬餌薦重陽。
九畹蘭承露,三江橘帶霜。
方資裂繒笑,可要蕩舟狂。
并釣池魚小,重衾穴鳳翔。
珊瑚分碧樹。
火齊列清防。
背枕多幽怨,登棲更遠(yuǎn)傷。
下陳無自愧,人彘劇豺狼。
注釋參考
百草
各種草類。亦指各種花木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夫春氣發(fā)而百草生,正得秋而萬寳成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幸偶》:“夫百草之類,皆有補(bǔ)益,遭醫(yī)人採掇,成為良藥?!?南朝 梁 江淹 《雜體詩·王微》:“寂歷百草晦,欻吸鵾鷄悲?!?唐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》:“歲暮百草零,疾風(fēng)高岡裂?!?宋 蘇軾 《蘇州閭丘江君二家雨中飲酒》詩之二:“曾把四絃娛 白傅 ( 白居易 ),敢將百草鬭 吳王 ?!?/p>
雙鉤
亦作“ 雙鉤 ”。亦作“ 雙勾 ”。 1.古代藏鉤游戲。 唐 李商隱 《代應(yīng)》詩之二:“昨夜雙鉤敗,今朝百草輸。” 朱鶴齡 注引 晉 周處 《風(fēng)土記》:“ 義陽 臘日飲祭之后,叟嫗兒童為藏鉤之戲,分為二曹,以校勝負(fù)?!?馮浩 注:“雙鉤即藏鉤?!?/p>
(2).成對的掛鉤。 明 陳海樵 《錦纏道·惜別》曲:“憶風(fēng)流,醉眠在 吳 姬酒樓,錦帳控雙鉤,未言時早自覺密意先投?!?清 汪元爵 《雙頭牡丹》賦:“窗橫六扇,簾靜雙鉤?!?/p>
(3).古代指女子纏足的形狀。 明 單本 《蕉帕記·幻形》:“妝罷脂香在手,行來羞蹴雙鉤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寄生》:“著松花色,細(xì)褶繡裙,雙鉤微露,神仙不啻也?!薄痘ㄔ潞邸返诙换兀骸肮请p雙白足,自然也好,最難看是蓮船半尺假作蓮瓣雙鉤?!?/p>
(4).書寫毛筆字的一種執(zhí)筆方法。 宋 計有功 《唐詩紀(jì)事·陸希聲》八:“古之善書,鮮有得筆法者。 希聲 得之,凡五字:擫、押、鉤、格、抵。用筆雙鉤,則點(diǎn)遒勁,而盡妙矣,謂之撥鐙法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論書》:“凡學(xué)書,欲先學(xué)用筆。用筆之法,欲雙鉤迴腕,掌虛指實(shí),以無名指倚筆,則有力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論書》:“凡學(xué)字時,先當(dāng)雙鉤,用兩指相疊,蹙筆壓無名指,高提筆,令腕隨己意左右。”
(5).摹寫的一種方法。用線條鉤出所摹的字筆畫的四周,構(gòu)成空心筆畫的字體。 宋 姜夔 《續(xù)書譜·臨》:“雙鉤之法,須得墨暈不出字外,或郭填其內(nèi),或朱其背,正得肥瘦之本體。” 宋 陸游 《地僻》詩:“幾凈雙鉤摹古帖,甕香小啜試新醅?!?明 沉德符 《敝帚軒剩語·小楷墨刻》:“ 董 來借摹,予懼其不歸也,信手對臨百餘字以應(yīng)之,并未曾雙鉤及過朱,不意其遽入石也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賜福字》:“其內(nèi)廷翰林及 乾清門 侍衛(wèi),皆賜雙鉤‘福’字,蓋御筆勒石者也?!?/p>
(6).中國畫技法之一。 黃若舟 《花鳥畫技法·勾勒輪廓》:“中國畫寫生是先用炭條輕輕地勾出輪廓……再用毛筆加工細(xì)描,用純熟的手法勾勒出生動活潑的線條,所以勾勒畫法,是用線條描出物體形象的輪廓。因?yàn)閺膬蓷l線勾成物形,又稱為雙勾畫法。” 朱自清 《你我·<子愷漫畫>代序》:“里面有一幅……畫著一個微側(cè)的半身像:他嚴(yán)肅的臉上戴著睛鏡,有三五顆雙鉤淚珠兒,滴滴搭搭歷歷落落地從眼睛里掉下來。”
劉筠名句,宣曲二十二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