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貫休《寄馮使君》
山風(fēng)與霜?dú)?,浩浩滿松枝。永日燒杉子,無人共此時(shí)。
為文攀諷諫,得道在毫厘。唯有桐江守,常憐志不卑。
注釋參考
為文
為文 (wéiwén) 成文,成字 write;compose 為文猶可識(shí)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諷諫
[give advance to one's superior;remonstrate with ruler by clever analogy] 指下對(duì)上,不直指其事,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規(guī)勸,使其改正錯(cuò)誤
衡乃擬 班固《兩都》作《二京賦》,因以諷諫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
詳細(xì)解釋以婉言隱語相勸諫。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:“ 優(yōu)孟 ,故 楚 之樂人也。長八尺,多辯,常以談笑諷諫?!?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而 鄧肅 進(jìn)詩,諷諫花石, 京 欲罪之。” 清 彭邦鼎 《閑處光陰》卷上:“《鴛鴦?dòng)陲w》詩, 管東溟 曰:‘刺 幽王 也?!乱环匆徽?,以為諷諫?!?艾納 《新事舊編》:“我國 戰(zhàn)國 時(shí)代有一個(gè) 吳國 太子諷諫其父 吳王 夫差 的故事?!?/p>
得道
得道 (dédào) 指符合正義 support a just cause 得道多助 指道教、佛教修行達(dá)到非凡的境界 excellent practice毫厘
毫厘 (háolí) 兩個(gè)很小的計(jì)量單位,極言數(shù)量之小 iota;the least bit 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貫休名句,寄馮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