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賦得牛駝各一首》:
形模獰怪駭兒童,技與黔驢大略同。
蔥嶺馱頃曾有力,岐陽載鼓竟無功。
效牽尚記隨班后,健倒安知臥棘中。
莫信人言君背貴,肉鞍強(qiáng)似錦韉蒙。
注釋參考
形模
形狀,樣子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周氏冥通記》卷一:“不審此星在何方面,形模若為?” 宋 范成大 《西瓜園》詩:“形模濩落淡如水,未可蒲萄苜??洹!?/p>
怪駭
驚恐,驚訝。 宋 司馬光 《留吳奎札子》:“其罰太重,能不怪駭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:“士皆安卑習(xí)陋久矣,一旦見有軒昂峭異者,其怪駭宜哉!” 康濯 《東方紅》第十四章六:“ 永慶 實在怪駭?shù)美惚牨犝f不出話來!”
兒童
兒童 (értóng) 年紀(jì)小于少年的幼孩 children 兒童相見不相識。——唐· 賀知章《回鄉(xiāng)偶書》黔驢
比喻虛有其表、技藝低下的人。 宋 歐陽修 《和武平學(xué)士歲晚禁直書懷五言二十韻》:“貪榮同 衞 鶴,取笑類 黔 驢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馬介甫》:“月餘,婦起,賓事良人。久覺 黔 驢無技,漸狎,漸嘲,漸駡?!薄度锶嗣窨褂⒍窢幨妨稀むl(xiāng)民討英夷檄》:“我 粵東 乃文物之邦,豈容社鼠;人才皆英勇之士,盡識 黔 驢?!眳⒁姟?黔驢之技 ”。
略同
亦作“畧同”。大致相同。《漢書·平當(dāng)傳》:“﹝ 平當(dāng) ﹞文雅雖不能及 蕭望之 、 匡衡 ,然指意略同?!薄度龂尽な裰尽嫿y(tǒng)傳》“ 徽 甚異之,稱 統(tǒng) 當(dāng)為 南州 士之冠冕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天下智謀之士,所見略同耳?!?唐 韓愈 《論淮西事宜狀》:“ 淄青 、 恒冀 兩道,與 蔡州 氣類略同?!?明 葉盛 《水東日記·黃少保才識》:“公所對與其所預(yù)計畧同,以是尤敬服之?!?/p>
劉克莊名句,賦得牛駝各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