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從訓《五馬山》:
北山從何來,崑岷而鼻祖。
并包河與江,考歷不能譜。
近推連括蒼,繼乃至天姥。
既而南入臺,盤桓遂東下。
嵯峨起東峁,沃洲兀墻堵。
孟塘五山頂,樂祖舊游處。
時髦集松下,抵掌道今古。
秀分為五龍,駢首飲平楚。
環(huán)縣如負扆,為縣護生聚。
隱岳聳其南,西隅列旗鼓。
其間諸名流,晉宋最旁午。
我慚貂尾續(xù),於汝竟何補。
登樓覽清秋,黃{1~1}菊滿樽俎。
持螯送新酒,醉為山起舞。
人生行樂耳,無徒與羊祜。
注釋參考
分為
判斷;斷定?!侗笔贰に斡蔚纻鳌罚骸笆菚r朝士皆分為 游道 不濟?!?/p>
五龍
(1).遠古傳說中的五個部落首領?!段倪x·王延壽<魯靈光殿賦>》:“ 五龍 比翼, 人皇 九頭。” 李善 注引《春秋命歷序》:“ 皇伯 、 皇仲 、 皇叔 、 皇季 、 皇少 ,五姓同期,俱駕龍,號曰五龍。”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玉壺遐覽二》:“ 祝融氏 為 火帝 ,君南岳; 五龍氏 乘云登仙?!?/p>
(2).古代傳說中五個人面龍身的仙人,道教稱為五行神。《鬼谷子·本經(jīng)陰符》:“盛神法五龍?!?陶宏景 注:“五龍,五行之龍也。”《文選·郭璞〈游仙詩〉》:“奇齡邁五龍,千歲方嬰孩?!?李善 注引《遁甲開山圖》 榮氏 解:“五龍,皇后君也,昆弟五人,皆人面而龍身。長曰 角龍 ,木仙也。次曰 徵龍 ,火仙也。次曰 商龍 ,金仙也。次曰 羽龍 ,水仙也。次曰 宮龍 ,土仙也。”亦謂五龍的法術(shù)。 唐 李邕 《葉有道碑》:“專精五龍,遍游群岳。”
(3).譽稱同時以才名著聞的五人。(1)指 漢 公沙穆 五子。 晉 陶潛 《集圣賢群輔錄下》“ 公沙紹 字 子起 , 紹 弟 孚 字 允慈 , 孚 弟 恪 字 允讓 , 恪 弟 逵 字 義則 , 逵 弟 樊 字 義起 ,右 北海 公沙穆 之五子,并有令名,京師號為 公沙 五龍?!?2)指 晉 索靖 、 氾衷 、 張甝 、 索紾 、 索永 五人?!稌x書·索靖傳》:“ 靖 少有逸羣之量,與鄉(xiāng)人 氾衷 、 張甝 、 索紾 、 索永 俱詣太學,馳名海內(nèi),號稱 敦煌 五龍?!?3)指 南朝 齊 張岱 兄弟五人?!赌淆R書·張岱傳》:“ 岱 少與兄太子中書舍人 寅 、 新安 太守 鏡 、征北將軍 永 、弟 廣州 刺史 辨 ,俱知名,謂之 張氏 五龍?!?4)指十六國 前涼 辛攀 兄弟五人。 唐 楊炯 《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若夫 于公 之宅,駟馬高驅(qū), 辛氏 之門,五龍齊駕?!?宋 王應麟 《小學紺珠·氏族·五龍》:“ 涼 辛攀 ,兄 鑒 、 曠 ,弟 寳 、 迅 。”(5)指 宋 竇儀 兄弟五人。《宋史·竇儀傳》:“ 儀 學問優(yōu)博,風度峻整,弟 儼 侃 偁 僖 ,皆相繼登科……當時號為 竇氏 五龍。”
駢首
(1).頭靠著頭,并排。 唐 韓愈 《叉魚招張功曹》詩:“交頭疑湊餌,駢首類同條?!?宋 歐陽修 《<歸田錄>序》:“當其驚風駭浪,卒然起於不測之淵,而蛟鱷黿鼉之怪,方駢首而闖伺,乃措身其間,以蹈必死之禍。” 明 宋濂 《礲硿子碣》:“大疫起,比舍駢首臥,婣戚畏懦莫敢顧?!?郭沫若 《東風集·頌湛江》:“起重龍門駢首立,會看日夕走雷霆?!?/p>
(2).指兩個頭相連?!端问贰の逍兄径隆罚骸?嘉定 九年, 信州 玉山縣 ,羊生駢首?!?/p>
(3).“ 駢首就戮 ”的省稱。 清 黃生 《義府·流放竄殛》:“且使 鯀 果駢首,其子孫決不敢以之配天于南郊。” 梁啟超 《中國學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五章:“其學節(jié)冠一世,位望至三公者,亦皆駢首闕下,若屠豬羊,天下之人,見權(quán)勢之不可恃也如彼?!?/p>
平楚
(1).謂從高處遠望,叢林樹梢齊平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宣城郡內(nèi)登望》詩:“寒城一以眺,平楚正蒼然?!?唐 李商隱 《訪隱》詩:“月從平楚轉(zhuǎn),泉自上方來?!?明 楊慎 《升庵詩話·平林》:“楚,叢木也;登高望遠,見木杪如平地,故云平楚。” 魯迅 《阻郁達夫移家杭州》詩:“平楚日和憎健翮,小山香滿蔽高岑?!?/p>
(2).猶平野。 宋 文天祥 《汶陽道中》詩:“平楚渺四極,雪風迷遠天?!?清 馮桂芬 《勸樹桑議》:“西北諸省千百里,彌望平楚,莫不宜桑?!?/p>
李從訓名句,五馬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