纓緌君自縻
出自南北朝謝朓《將游湘水尋句溪詩(shī)》:
既從陵陽(yáng)釣。
掛鱗驂亦螭。
方尋桂水源。
謁帝蒼山箜。
辰哉且未會(huì)。
乘景弄清漪。
瑟汩瀉長(zhǎng)淀。
潺湲赴兩岐。
輕蘋上靡靡。
雜石下離離。
寒草分花映。
戲鮪乘空移。
興以暮秋月。
清霜落素枝。
魚鳥余方翫。
纓緌君自縻。
及茲暢懷抱。
山川長(zhǎng)若斯。
注釋參考
纓緌
亦作“ 纓綏 ”。冠帶與冠飾。亦借指官位或有聲望的士大夫。 漢 蔡邕 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于時(shí)纓緌之徒,紳珮之士,望形表而影附,聆嘉聲而響和者,猶百川之歸巨海,鱗介之宗龜龍也。” 晉 張華 《答何劭》詩(shī)之一:“吏道何其迫,窘然坐自拘。纓緌為徽纆,文憲焉可踰?!?唐 李益 《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》詩(shī):“明質(zhì)鶩高景,飄颻服纓綏。” 明 張居正 《賀冬至表一》:“兩堦騰肆樂之懽,四海慶寢兵之候,纓緌畢集,玉帛交陳?!?清 唐孫華 《送門人時(shí)期五貢入太學(xué)》詩(shī):“邑中惡子任猖狂,往往纓緌被蹂躪。”
謝朓名句,將游湘水尋句溪詩(sh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