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言樂歲生禮義,先見儒門消鄙悖
出自宋代戴表元《余既題畬齋有聞紙?zhí)镏f而笑者復(fù)作長篇》:
學(xué)農(nóng)無年尤可待,學(xué)儒無成祗益餒。
羨君終歲作書癡,聚室嗷嗷窮不悔。
客來問計何所出,一飽自懸饘粥外,平生據(jù)案畎畝心,汗簡為犁筆為耒。
蘗芽百氏草避耨,膏澤群經(jīng)泉赴澮。
日高洛誦鳥鳥悅,夜半?yún)且黠L(fēng)雨會。
世間梁谷何足道,開卷穰穰心欲醉。
旅熏辟蠹防雀鼠,更繕巾箱筑倉廥。
古言樂歲生禮義,先見儒門消鄙悖。
租符且免里正索,子本時容書客儈。
東鄰有田多牛翁,日執(zhí)牙籌親細(xì)碎。
囷糧竟作誰腹飽,騎吏驚惶汗流背。
此時畬齋談無事,峨冠正與周孔對。
禮義適口即為味,牛心菊苗皆可膾。
我詩君意兩自知,且勿譊譊語兒輩。
注釋參考
樂歲
樂歲 (lèsuì) 豐年 bumper harvest year;good year 樂歲終身飽?!睹献印ち夯萃跎稀? 樂歲終身苦。禮義
禮義 (lǐyì)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,以及與此相適應(yīng)的一套禮節(jié)儀式即為禮,合于這些的做法即為義 rite and morality to carry out in the feudalist society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先見
先見 (xiānjiàn) 預(yù)見;事前顯露發(fā)生或其性質(zhì) prescience 鄉(xiāng)下人對于下雪似乎更有先見儒門
(1).猶儒家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紀(jì)》:“況未嘗履 墨 涂,出儒門,吐論數(shù)千萬言,宜為妖變?!薄逗鬂h書·鄭范陳賈等傳贊》:“中世儒門, 賈 、 鄭 名學(xué)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體性》:“典雅者,鎔式經(jīng)誥,方軌儒門者也?!?/p>
(2).泛指讀書人家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器玩·制度》:“柴可扉也,取柴之入畫者為之,使踈密中窾,則同一扉也,而有農(nóng)戶儒門之別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軍次實錄》:“本軍師生長儒門,原非素習(xí)征戰(zhàn)?!?/p>
鄙悖
淺陋背理。 宋 葉適 《周君南仲墓志銘》:“靳侮交雜,意極鄙悖。” 吳稚暉 《書<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>后》:“此如 劉錫鴻 之徒,在三十年前,陳其鄙悖之理由,阻撓鐵路等事?!?姚華 《曲海一勺·明詩三》:“故以之接人,則彬彬有度;以之律己,則鄙悖遠(yuǎn)矣。”
戴表元名句,余既題畬齋有聞紙?zhí)镏f而笑者復(fù)作長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