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譚銖《題九華山》
憶聞九華山,尚在童稚年。浮沉任名路,窺仰會無緣。
罷職池陽時,復(fù)遭迎送牽。因茲契誠愿,矚望枕席前。
況值春正濃,氣色無不全。或如碧玉靜,或似青靄鮮。
或接白云堆,或映紅霞天。呈姿既不一,變態(tài)何啻千。
巍峨本無動,崇峻性豈偏。外景自隱隱,潛虛固幽玄。
我來暗凝情,務(wù)道志更堅。色與山異性,性并山亦然。
境變山不動,性存形自遷。自遷不阻俗,自定不失賢。
浮華與朱紫,安可迷心田。
注釋參考
碧玉
碧玉 (bìyù) 一種不透明隱晶質(zhì)石英,常見有幾種顏色(如紅色、褐色、綠色、黃色) jasper青靄
指云氣。因其色紫,故稱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登大雷岸與妹書》:“左右青靄,表里紫霄?!?唐 王昌齡 《東溪玩月》詩:“谷靜秋泉響,巖深青靄藏?!?明 袁宗道 《報謁》詩:“如入山里山,散髮坐青靄?!?清 厲鶚 《曉登韜光絕頂》詩:“坐深香出院,青靄落池上?!?/p>
譚銖名句,題九華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