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有白頭人,攬衣中夜起。
出自唐朝白居易《酬集賢劉郎中對(duì)月見寄兼懷元浙東》
月在洛陽天,天高凈如水。
下有白頭人,攬衣中夜起。
思遠(yuǎn)鏡亭上,光深書殿里。
眇然三處心,相去各千里。
注釋參考
白頭人
(1).白發(fā)老人。 唐 司空曙 《喜外弟盧綸見宿》詩:“雨中黃葉樹,燈下白頭人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臨江送夏瞻》詩:“愁見舟行風(fēng)又起,白頭浪裡白頭人?!?/p>
(2).舊時(shí) 廣東 人稱頭纏白布的 波斯 (今 伊朗 )人。 清 王韜 《甕牖馀談·白頭教人》:“西士 湛氏 曰:古 波斯國 即今白頭人之祖。 周 以前居 蔥嶺 西, 印度 北……境與 中國 相去不遠(yuǎn)?!?/p>
攬衣
亦作“擥衣”。提起衣衫。 唐 白居易 《酬集賢劉郎中對(duì)月見寄兼懷元浙東》詩:“下有白頭人,擥衣中夜起?!?/p>
中夜
半夜?!稌酌罚骸扳鹛栉﹨枺幸挂耘d,思免厥愆?!?孔 傳:“言常悚懼惟危,夜半以起?!?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行》:“盛年處房室,中夜起長嘆?!?唐 杜牧 《投知己書》:“自十年來,行不益進(jìn),業(yè)不益修,中夜忖量,自愧於心?!?茅盾 《將赴重慶贈(zèng)陳此生感懷》詩:“中夜起徘徊,寒螿何凄切!”
白居易名句,酬集賢劉郎中對(duì)月見寄兼懷元浙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