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門昔日吾三友,今日樽前得一人
出自宋代李若水《與沈信翁對飲憶雍節(jié)夫高子文》:
北門昔日吾三友,今日樽前得一人。
雍老滑稽垂白首,高郎文雅最青春。
一飛小篆追秦相,兩吐新詩近楚臣。
落落星辰各千里,請君休說恐傷神。
注釋參考
北門
(1).北向的門?!对姟ぺL(fēng)·北門》:“出自北門,憂心殷殷。終窶且貧,莫知我艱。” 唐 劉餗 《隋唐嘉話》卷下:“阿師當(dāng)向北門出入,南衙宰相往來,勿犯也。” 杜鵬程 《保衛(wèi)延安》第一章:“ 延安 北門外, 王家坪 村邊,站著許多威嚴(yán)的哨兵?!?/p>
(2).喻指北部邊防要地?!端鍟べR婁子干傳》:“自公守北門,風(fēng)塵不警。 突厥 所獻(xiàn),還以賜公。” 唐 翁綬 《雨雪曲》:“一自塞垣無 李 蔡 ,何人為解北門憂?!?明 何景明 《點(diǎn)兵行》:“邊頭城塹誰營屯,遂使犬羊窺北門。”
(3). 唐 宋 學(xué)士院在禁中北門,因以為學(xué)士院的代稱。 宋 蘇軾 《上清儲祥宮碑》:“臣以書命,待罪北門。記事之成,職也,然臣愚,不知宮之所以廢興,與凡材用之所從出,敢昧死請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葉少蘊(yùn)內(nèi)制》:“ 石林 葉少藴 在北門,微聞當(dāng)遂使為相,懼當(dāng)視草,不能自免,出語沮之?!?/p>
(4).指翰林學(xué)士。 明 陳皋謨 《環(huán)縣城遠(yuǎn)眺》詩:“經(jīng)略久寒 西夏 膽,安危深仗北門才?!眳⒁姟?北門學(xué)士 ”。
(5).指 唐 代禁軍的北衙?!缎绿茣け尽罚骸凹?貞觀 初, 太宗 擇善射者百人,為二番於北門長上,曰‘百騎’,以從田獵?!薄氨遍T”之名由此。《資治通鑒·唐中宗神龍元年》:“今天誘其衷,北門、南牙,同心協(xié)力,以誅兇豎,復(fù) 李氏 社稷,愿殿下蹔至 玄武門 以副眾望?!?胡三省 注:“南牙謂宰相,北門謂羽林諸將。”
(6).《詩·邶風(fēng)》篇名。序謂“《北門》,刺士不得志也”。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 李弘度 常嘆不被遇……曰:‘《北門》之嘆,久已上聞。窮猿奔林,豈暇擇木!’” 唐 李白 《宣城送劉副使入秦》詩:“斗酒滿四筵,歌嘯 宛溪 湄。君攜 東山 妓,我詠《北門》詩。” 明 陳宗之 《漢道》詩:“寧無《北門》嘆,要自秉固窮?!?/p>
(7).復(fù)姓?!蹲髠鳌酚?北門駟 ,《尸子》有 北門子 ,《莊子》有 北門成 。見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。
昔日
昔日 (xīrì) 以前;往日 in former days 用于昔日。——三國蜀·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非昔日之樂。——元、 明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三友
(1).《論語·季氏》:“益者三友,損者三友。友直,友諒,友多聞,益矣;友便辟,友善柔,友便佞,損矣?!敝^益友和損友各有三。后多以指益友。 唐 張說 《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》詩序:“戲謔而逢規(guī)誡,指諷而見師表,益過三友,豈易得哉?” 宋 秦觀 《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》詩:“投閒數(shù)訪之,可得三友益?!?明 楊慎 《送謝子佩》詩:“益者來三友,同心得二人?!?/p>
(2).謂以三種事物為友。指琴、酒、詩。 唐 白居易 《北窗三友》詩:“欣然得三友,三友者為誰?琴罷輒舉酒,酒罷輒吟詩?!?/p>
(3).謂以三種事物為友。指月、梅、杖。 宋 陸游 《梅花》詩:“江上梅花吐,山頭霜月明,摩挲古藤杖,三友可同盟?!?/p>
(4).謂以三種事物為友。指松、竹、梅。俗稱歲寒三友。 宋 辛棄疾 《念奴嬌·贈妓善作墨梅》詞:“松篁佳韻,倩君添作三友?!?清 朱耷 《題三友圖》詩序:“三友,歲寒梅、竹、松也?!?/p>
(5).謂以三種事物為友。指梅、竹、石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叢鈔·梅竹石三友》:“今人但知松、竹、梅為三友,莫知梅、竹、石之為三友也?!?/p>
(6).指本身與其他二物共為三友。 宋 陸游 《長歌行》:“灶突無煙今又慣,龜蟬與我成三友。” 宋 陸游 《題庵壁》詩:“身并猿鶴為三友,家託煙波作四鄰?!?宋 陸游 《感昔》詩:“身琴腰劍成三友,出 蜀 歸 吳 歷百城?!?/p>
今日
(1).本日;今天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長矣?!?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序》:“今日有書至?!薄端疂G傳》第四五回:“ 楊雄 道:‘兄弟何故今日見外?有的話,但説不妨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?華忠 説:‘今日趕不到的;他連夜走,也得明日早上來?!?/p>
(2).目前;現(xiàn)在。《穀梁傳·僖公五年》:“今日亡 虢 ,而明日亡 虞 矣?!?唐 駱賓王 《為徐敬業(yè)討武曌檄》:“請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誰家之天下?” 清 黃遵憲 《臺灣行》:“今日之政民為主, 臺 南 臺 北固吾圉!” 丁玲 《韋護(hù)》第一章:“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、有智識的婦女。”
得一
(1).得道?!独献印罚骸拔糁靡徽撸禾斓靡灰郧澹坏氐靡灰詫?;神得一以靈;谷得一以盈;萬物得一以生;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?!?王弼 注:“一,數(shù)之始而物之極也,各是一物之生,所以為主也。物皆各得此一以成?!薄秴问洗呵铩ふ撊恕罚骸盁o以害其天則知精,知精則知神,知神之謂得一。凡彼萬形,得一后成?!?高誘 注:“一,道也。天道生萬物,萬物得一乃(后)成也?!薄冻o·遠(yuǎn)游》:“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,羨 韓眾 之得一?!?王逸 注:“喻古先圣獲道純也?!?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承前王之清誨,曰天道之無親;澄得一以作鑒,恒輔善而佑仁?!?北周 庾信 《周祀圜丘歌·皇夏》:“得一惟清,於萬斯寧?!?/p>
(2).天的代稱。 唐 無名氏 《鴻慶寺碑》:“上奉得一,下及七世父母,法界眾生?!?/p>
李若水名句,與沈信翁對飲憶雍節(jié)夫高子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