佐佑艱難揣夷狄,似茲舉措好為霖
出自宋代蘇籀《讀范龍閣五丈奏議三絕》:
九原英魄誰(shuí)能作,規(guī)略千條殆可尋。
佐佑艱難揣夷狄,似茲舉措好為霖。
注釋參考
佐佑
(1).輔助;支持?!蛾套哟呵铩柹掀摺罚骸敖窆讶艘嘤?齊國(guó) 之政於夫子,夫子以佐佑寡人?!?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向卿進(jìn)奉端午御衣之上都》詩(shī):“ 向公 泣血灑行殿,佐佑卿相乾坤平。”一本作“左佑”。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太子太師致仕杜祁公墓志銘》:“亟用今丞相 富公 、樞密 韓公 及 范文正公 ,而三人者,遂欲盡革眾事以修紀(jì)綱,而小人權(quán)倖皆不悅,獨(dú)公與相佐佑。” 宋 蘇舜欽 《上孫沖諫議書》:“某故敢繕寫雜文共八十有五篇,求為佐佑?!?/p>
(2).引申為袒護(hù)。 宋 朱弁 《曲洧舊聞》卷四:“《湘山野録》,乃僧 文瑩 所編也。 文瑩 嘗游 丁晉公 門,公遇之厚,其中凡載 晉公 事,頗佐佑之?!?/p>
艱難
艱難 (jiānnán) 艱苦困難 hard;difficult 歷艱難險(xiǎn)巇?!獙O文《 序》 漫長(zhǎng)而艱難的行軍夷狄
(1).古稱東方部族為 夷 ,北方部族為 狄 。常用以泛稱除華夏族以外的各族?!墩撜Z(yǔ)·八佾》:“夷狄之有君,不如諸夏之亡也?!薄稘h書·蕭望之傳》:“圣王之制,施德行禮,先京師而后諸夏,先諸夏而后夷狄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河北民》詩(shī):“家家養(yǎng)子學(xué)耕織,輸與官家事夷狄。” 魯迅 《墳·論“ta{1-1}媽{1-1}的!”》:“ 唐 以后,自夸族望的風(fēng)氣漸漸消除;到了 金 元 ,已奉夷狄為帝王,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?!?/p>
(2).指邊遠(yuǎn)少數(shù)民族地區(qū)?!秶?guó)語(yǔ)·鄭語(yǔ)》:“或在王室,或在夷狄,莫之?dāng)?shù)也。” 唐 韓愈 《毛穎傳》:“其子孫甚多,散處中國(guó)夷狄,皆冒 管城 ?!?唐 聶夷中 《行路難》詩(shī):“莫言行路難,夷狄如中國(guó)?!?/p>
(3).視為夷狄?!豆騻鳌せ腹迥辍罚骸敖院我苑Q人?夷狄之也?!薄豆騻鳌べ夜辍罚骸捌渲^之 秦 何?夷狄之也?!薄缎挛宕贰な畤?guó)世家年譜論》:“以 五代 之君而視 十國(guó) ,夷狄之則未可也?!?/p>
舉措
舉措 (jǔcuò) 舉動(dòng);行為 act 向見其子容服甚光,舉措有適?!逗鬂h書·王霸妻傳》 舉措失當(dāng)蘇籀名句,讀范龍閣五丈奏議三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