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柏《挽頤軒張朝奉》:
挺挺長松施女蘿,平生能得幾相過。
繐帷遠(yuǎn)辱雙絇臨,淚眼猶瞻兩鬢皤。
曾未經(jīng)年成契闊,至今一慟竟蹉跎。
吉人已矣難重見,山口悽悽薤露歌。
注釋參考
吉人
(1).善良的人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吉人之辭寡,躁人之辭多。” 漢 揚(yáng)雄 《法言·問明》:“吉人兇其吉,兇人吉其兇。”
(2).指有福之人。 唐 司空圖 《丙午歲旦》詩:“多慮無成事,空休是吉人?!?/p>
已矣
已矣 (yǐyǐ) finish;be over 語氣詞連用,加強(qiáng)語,表示事物的發(fā)展變化,可譯成“啦” “已”為動(dòng)詞,止,完結(jié)?!耙印睘檎Z氣詞“了”?!耙岩印笨勺g成“完了”,“算了” 老夫已矣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而今已矣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山口
山口 (shānkǒu) 連綿的山嶺中間的較低處 mountain gap;mountain pass 唐古拉山口薤露
(1).樂府《相和曲》名,是古代的挽歌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對楚王問》:“其為《陽阿》、《薤露》,國中屬而和者數(shù)百人。” 晉 崔豹 《古今注》卷中:“《薤露》、《蒿里》,并喪歌也。出 田橫 門人, 橫 zi{1-1}殺,門人傷之,為之悲歌,言人命如薤上之露,易晞滅也,亦謂人死,魂魄歸乎蒿里……至 孝武 時(shí), 李延年 乃分為二曲,《薤露》送王公貴人,《蒿里》送士大夫庶人,使挽柩者歌之,世呼為挽歌?!?宋 葉適 《張?zhí)崤e挽詞》詩:“長年慣唱漁家曲,難聽茲晨《薤露》聲。” 明 吾丘瑞 《運(yùn)甓記·翦逆聞喪》:“歌《薤露》把泉臺卜葬。” 柳亞子 《題云間張瑞芝女士傳》詩:“ 九峰 三泖 魂歸未?怕聽人間《薤露》歌?!?/p>
(2).薤葉上的露水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封陟》:“逝波難駐,西日易頽,花木不停,薤露非久。” 明 唐順之 《銅雀臺》詩之二:“翠襦霑薤露,錦瑟入松風(fēng)?!?魯迅 《集外集·斯巴達(dá)之魂》:“酸風(fēng)夜鳴,薤露競落,其竊告人生之脆者歟。”
王柏名句,挽頤軒張朝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