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呂《漁艇》:
撇烈非為魚,流行本處山。
白鷗自得意,相農(nóng)過前灣。
注釋參考
撇烈
亦作“ 撇捩 ”。亦作“ 撇挒 ”。迅疾貌。 唐 杜甫 《留花門》詩:“渡河不用船,千騎常撇烈。” 唐 杜甫 《荊南趙公大食刀歌》:“鬼物撇捩辭坑壕, 蒼水 使者捫赤絛?!?明 劉基 《鈞天樂》詩:“飊輪撇捩三島過,海水盡是青玻璃?!?明 吳昜 《定襄侯郭忠武公登》詩:“撇烈天網(wǎng)翻,槎枒地龍繞。” 清 黃鷟來 《題毛闇齋采芝圖》詩:“撇挒若秋鷹,清風(fēng)渺難攀?!?/p>
為魚
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微 禹 ,吾其魚乎。”言若無 大禹 治水,人們將淹沒為魚。后因用“為魚”喻遭受災(zāi)殃。 唐 杜甫 《草堂》詩:“一國實(shí)三公,萬人欲為魚?!薄缎绿茣ぱθ寿F傳》:“帝思其功,乃召見曰:‘疇歲 萬年宮 ,微卿,我且為魚。’”
流行
流行 (liúxíng) 廣泛傳播;盛行 prevalent;popular;in vogue; fashionable 傳染病流行時(shí)常有護(hù)士奇缺的情況本處
(1).此地,此處。《宋史·兵志三》:“如本處別無軍分指揮,即配鄰近州、府、軍、監(jiān)指揮收管。”《清平山堂話本·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》:“本處有一美麗歌妓,姓 周 ,小字 月仙 。”
(2).猶出處。 清 黃宗羲 《萬祖繩七十壽序》:“塲屋氣息,不用力古作,而更竄易於時(shí)文;不訂經(jīng)史本處,而求故事於時(shí)文?!?/p>
李呂名句,漁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水果來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