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趙嘏《廣陵答崔琛》
棹倚隋家舊院墻,柳金梅雪撲檐香。
朱樓映日重重晚,碧水含光滟滟長。
八斗已聞傳姓字,一枝何足計(jì)行藏。
聲名官職應(yīng)前定,且把旌麾入醉鄉(xiāng)。
注釋參考
朱樓
謂富麗華美的樓閣。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伏朱樓而四望兮,採三秀之華英?!?唐 白居易 《驪宮高》詩:“高高 驪山 上有宮,朱樓紫殿三四重。”《西湖二集·吹鳳簫女誘東墻》:“ 潘用中 始初見對面樓上畫閣朱樓,好生齊整?!?清 龔自珍 《洞仙歌》:“此花開近處,不是朱樓,杰閣三層絶依倚?!?/p>
映日
(1).指陽光?!段倪x·潘岳<射雉賦>》:“忌上風(fēng)之餮切,畏映日之儻朗?!?徐爰 注:“言其忌聲而畏光也?!?/p>
(2).映照著日光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秋竹曲》:“從風(fēng)既裊裊,映日頗離離?!?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 江 南 徐鉉 善小篆,映日視之,書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(dāng)其中,至曲折處亦無偏側(cè)?!?/p>
重重
重重 (chóngchóng) 很多層 ring upon ring 重重圍住 許多 numerous 矛盾重重 充滿 full of 煩惱重重碧水
綠水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采蓮曲》:“桂檝蘭橈浮碧水,江花玉面兩相似?!?唐 李白 《早春寄王漢陽》詩:“碧水浩浩云茫茫,美人不來空斷腸?!?五代 和凝 《小重山》詞:“御溝澄碧水,轉(zhuǎn)池塘,時(shí)時(shí)微雨洗風(fēng)光?!?元 戴表元 《苕溪》詩:“碧水千塍共,青山一道斜?!?/p>
含光
(1).蘊(yùn)含光彩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登徒子好色賦》:“此郊之姝,華色含光,體美容冶,不待飾裝?!焙笠孕稳菖庸獠蕜?dòng)人。 清 陳裴之 《香畹樓憶語》:“肯向天涯托掌珠,含光佳俠意何如?”
(2).猶和光。謂內(nèi)蘊(yùn)不外露。比喻至德。 漢 蔡邕 《陳大丘碑文》:“赫矣 陳君 ,命世是生,含光醇德,為士作程。”《魏書·常景傳》:“其贊 揚(yáng)子云 曰:‘ 蜀江 導(dǎo)清流, 揚(yáng)子 挹餘休。含光絶后彥,覃思邈前修。’”
(3).比喻隨俗浮沉。 唐 李白 《行路難》詩之三:“有耳莫洗 潁川 水,有口莫食 首陽 蕨。含光混世貴無名,何用孤高比云月!”
(4).猶斂光。收斂光輝。 唐 劉禹錫 《洞庭秋月行》:“天雞相呼曙霞出,斂影含光讓朝日?!?/p>
(5).寶劍名?!读凶印珕枴罚骸?孔周 曰:‘吾有三劍,唯子所擇……一曰含光,視之不可見,運(yùn)之不知有。’” 清 湯璥 《<交翠軒筆記>后序》:“覩其劍,而無 薛燭 之識(shí)以察之,則含光、承影與苗山、羊頭同利矣。”
滟滟
亦作“灩灩”。亦作“灔灔”。1.水光貌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望新月示同羈》詩:“的的與沙靜,灧灧逐波輕?!?唐 張若虛 《春江花月夜》詩:“灩灩隨波千萬里,何處春江無月明?!?明 劉基 《再次韻和十六夜月》:“金波灧灧將流瓦,玉礫熒熒恰近簷?!?趙樸初 《朝天措·北海夜泛同臣贊上座》詞:“ 西湖 仿佛,濛濛煙樹,灔灔波光?!?/p>
(2).水浮動(dòng)貌。 唐 張籍 《朱鷺》詩:“避人引子入深壍,動(dòng)處水紋開灧灧?!?金 元好問 《后灣別業(yè)》詩:“童童翠蓋桑初合,灩灩蒼波麥已勻?!?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十四:“偷閑劃舟,抬頭望一望滟滟的湖波,低頭看滴達(dá)滴達(dá)消磨時(shí)間的手表,心靈中真是太苦了?!?/p>
(3).指飄動(dòng)貌。 唐 元稹 《通州丁溪館夜別李景信》詩:“蠡琖覆時(shí)天欲明,碧幌青燈風(fēng)灩灩。”
(4).水盈溢貌。 唐 李群玉 《長沙陪裴大夫夜宴》詩:“泠泠玉漏初三滴,灩灩金觴已半酡?!?宋 歐陽修 《雪晴》詩:“悠悠野水來,灔灔西溪闊?!?/p>
趙嘏名句,廣陵答崔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