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于石《讀史七首》:
漢楚興亡事已休,至今堪嘆亦堪羞。
鄭君不肯更名籍,項伯胡為賜姓劉。
寡助固知親亦叛,孤忠忍以主為讎。
人臣貴在明大義,勿為身謀為國謀。
注釋參考
寡助
謂幫助的人很少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?!?宋 蘇軾 《徐州謝上表》:“臣 軾 伏念,臣奮身農(nóng)畝,託跡書林,信道直前,曾無坎井之避;立朝寡助,誰為先后之容?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一章第二節(jié):“ 秦始皇 、 李斯 最后采用焚書坑儒的野蠻方法,廣大士群絕望,轉(zhuǎn)到反對方面,皇帝和官僚變成孤立寡助的少數(shù)人?!?/p>
孤忠
(1).忠貞自持,不求人體察的節(jié)操。 宋 曾鞏 《韓魏公挽歌詞》:“覆冒荒遐知大度,委蛇艱急見孤忠?!?明 王世貞 《鳴鳳記·忠良會邊》:“只恐孤忠有功難建,須期個地轉(zhuǎn)天旋,要使離人再得圓?!?清 宋儒醇 《南渡》詩:“獨(dú)有 史督輔 ,盡瘁繼以死。一片孤忠心,眾kou{1*1}交肆毀。” 清 顧炎武 《井中心史歌》:“獨(dú)力難將 漢 鼎扶,孤忠欲向 湘 纍弔?!?/p>
(2).指忠貞自持的人。 清 蔣士銓 《冬青樹·自序》:“竊觀往代孤忠,當(dāng)國步已移,尚間關(guān)忍死於萬無可為之時,志存恢復(fù)?!?/p>
于石名句,讀史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