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張翥《清平樂四首》
東風(fēng)陣陣。第幾番春信。呆李癡桃消息近。寫取鸞箋試問。君家楊柳墻東。杏花初吐生紅。好喚一床金雁,明朝來醉{1~1}春{1~1}風(fēng)。
階前晝永。繞石芭蕉影。半*云鬟慵不整。寂寞朝酲乍醒。湘裙翠被風(fēng)流。背人無限嬌羞。玉腕一雙跳脫,欠伸渾是春愁。
先生醉也。甚矣吾衰也。萬物不如歸去也。陶令真吾師也?;h邊菊蕊初黃。為花準(zhǔn)備攜觴。只恐不如人意,風(fēng)風(fēng)雨雨重陽。
先生醉矣。是事忘之矣。欲友古賢誰可矣。嚴(yán)子真其人矣。問渠辛苦征鞍。何如自在漁竿。終辦一丘隱計、西湖鷗鷺平安。
以上張翥作品《清平樂》共4首
注釋參考
鸞箋
亦作“ 鸞牋 ”。 宋 蘇易簡 《文房四譜·紙譜》:“ 蜀 人造十色牋,凡十輻為一榻……然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,則隱起花木麟鸞,千狀萬態(tài)?!焙笕艘蚍Q彩箋為“鸞箋”。 宋 張镃 《池上木芙蓉欲開述興》詩之二:“岸巾三酌便酣眠,墮地鸞牋寫未全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慈訓(xùn)》:“歌《鳴鹿》,賦落鴻,寫鸞箋驚蛇走龍?!?清 龔自珍 《丑奴兒令》詞:“鸞箋偷寫伊名字,琴語依稀,箏語依稀,花影無媒忽進幃。”
試問
(1).試著提出問題。試探性地問。《晉書·孫綽傳》:“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:‘君何如許?’” 唐 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張左》:“ 左 甚異之,試問所從來,叟但笑而不答?!?清 王夫之 《上蔡威函先生》詩:“白蘋秋色里,試問採蓮津。”
(2).試著提出問題。用于質(zhì)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。 宋 蘇軾 《又和劉景文韻》:“試問壁間題字客,幾人不為看花來?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試問當(dāng)年作者,有一不肖之人、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?” 許地山 《危巢墜簡》:“試問亙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?”
(3).考問。《新唐書·文藝傳中·李邕》:“未幾辭去, 嶠 驚,試問奧篇隱帙,了辯如響, 嶠 嘆曰:‘子且名家!’”《宋史·選舉志三》:“諸正名學(xué)生有試問《景祐新書》者,諸判局闕而合差,諸秤漏官五年而轉(zhuǎn)資者,無不屬於祕書?!薄对贰みx舉志一》:“以《通鑑節(jié)要》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,俟生員習(xí)學(xué)成效,出題試問,觀其所對精通者,量授官職?!?/p>
張翥名句,清平樂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