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娟眉繞山,依約腰如杵
出自唐代溫庭筠《相和歌辭。江南曲》:
妾家白蘋浦,日上芙蓉楫。
軋軋搖槳聲,移舟入茭葉。
溪長茭葉深,作底難相尋。
避郎郎不見,鸂鶒自浮沉。
拾萍萍無根,采蓮蓮有子。
不作浮萍生,寧作藕花死。
岸傍騎馬郎,烏帽紫游韁。
含愁復(fù)含笑,回首問橫塘。
妾住金陵步,門前朱雀航。
流蘇持作帳,芙蓉持作梁。
出入金犢幰,兄弟侍中郎。
前年學(xué)歌舞,定得郎相許。
連娟眉繞山,依約腰如杵。
鳳管悲若咽,鸞弦嬌欲語。
扇薄露紅鉛,羅輕壓金縷。
明月西南樓,珠簾玳瑁鉤。
橫波巧能笑,彎蛾不識愁。
花開子留樹,草長根依土。
早聞金溝遠(yuǎn),底事歸郎許。
不學(xué)楊白花,朝朝淚如雨。
注釋參考
連娟
(1).彎曲而纖細(xì)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長眉連娟,微睇緜藐?!?司馬貞 索隱引 郭璞 曰:“連娟,眉曲細(xì)也。” 南朝 梁 柳惲 《七夕穿針》詩:“的皪愁睇光,連娟思眉聚?!?宋 蘇軾 《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才》詩之一:“連娟缺月黃昏后,縹緲新居紫翠間?!?/p>
(2).纖弱;苗條?!稘h書·外戚傳上·武帝李夫人》:“美連娟以脩嫮兮,命樔絶而不長?!?顏師古 注:“連娟,孅弱也。” 元 揭傒斯 《元宵和張伯貞》:“闕下元宵又七年,酒光燈影共連娟?!?/p>
依約
(1).依據(jù);沿襲?!端鍟ね踣總鳌罚骸皰衩耖g歌謡,引圖書讖諱,依約符命,捃摭佛經(jīng),撰為《皇隋靈感誌》,合三十卷,奏之?!?唐 元稹 《告祀曾祖文》:“今謹(jǐn)依約廟則,每歲以二至、二分暨正旦,與宗 積 彼此奉祀於治所。” 明 梅鷟 《尚書考異》:“出 孔 壁中者,盡后儒偽作,大抵依約諸經(jīng)《論》《孟》中語,并竊其字句而緣飾之。”
(2).仿佛;隱約。 唐 劉兼 《登郡樓書懷》詩:“天際寂寥無雁下,云端依約有僧行?!?宋 晏殊 《少年游》詞:“風(fēng)流妙舞,櫻桃清唱,依約駐行云?!?明 文徵明 《庚辰除夕》詩:“醉墨淋灕玉雨株,澹痕依約兩行書。” 胡懷琛 《與仲兄夜話》詩:“隔江依約聞絲竹,往事悽辛話亂離?!?/p>
(3).大約;大概。 唐 元稹 《和樂天示楊瓊》詩:“腰身瘦小歌圓緊,依約年應(yīng)十六七?!?宋 蘇軾 《江神子》詞之三:“忽聞江上弄哀箏,苦含情,遣誰聽?煙斂云收,依約是 湘靈 。” 陳殘?jiān)?《山谷風(fēng)煙》第十四章:“ 馮均 依約早到大半個時辰,他不知道開什么會?!?/p>
(4).形容情意chan{1|1}綿。 元 舒遜 《感皇恩》詞:“誰道小窗蕭索?青燈相伴我,情依約?!?明 吳承恩 《千秋歲》詞:“芳草閒愁遠(yuǎn),情依約,寸心剛被春拘管?!?/p>
溫庭筠名句,相和歌辭。江南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