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頎《送郝判官》
楚城木葉落,夏口青山遍。鴻雁向南時(shí),君乘使者傳。
楓林帶水驛,夜火明山縣。千里送行人,蔡州如眼見。
江連清漢東逶迤,遙望荊云相蔽虧。應(yīng)問襄陽舊風(fēng)俗,
為余騎馬習(xí)家池。
注釋參考
清漢
(1).天河。 晉 陸機(jī) 《擬迢迢牽牛星》詩:“昭昭清漢暉,粲粲光天步。” 明 張居正 《泊漢江望黃鶴樓》詩:“九秋槎影橫清漢,一笛梅花落遠(yuǎn)天。”
(2).霄漢;天空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高松賦》:“既梢云於清漢,亦倒景於華池。” 唐 李商隱 《安平公詩》:“仰看樓殿撮清漢,坐視世界如 恆 沙?!?明 徐禎卿 《月》詩:“只自懸清漢,那知隔鳳城?!?/p>
逶迤
逶迤 (wēiyí) 蜿蜒曲折;拐來拐去 winding;meandering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。——《文選·劉峻·廣絕交論》 逶迤退食。——《后漢書·楊秉傳》 五嶺逶迤騰細(xì)浪。——mao{1~1}澤{1*1}東《長征》遙望
遙望 (yáowàng) 向遠(yuǎn)處看;看遠(yuǎn)方 look into the distance 遙望山頭的蒼松蔽虧
謂因遮蔽而半隱半現(xiàn)。 唐 孟郊 《夢澤行》:“ 楚 山爭蔽虧,日月無全輝。” 清 劉大櫆 《浮山記》:“古木蒼藤,蔽虧掩映,冬夏常蔚然。” 趙光榮 《里湖紀(jì)游》詩之三:“高高望無極,蔽虧天日光?!?/p>
李頎名句,送郝判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