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長筌子《綠頭鴨》:
雨初晴,江山景色新鮮。
乍艷陽,春光美麗,見效原、芳草芊芊。
睹梨花、輕籠淡月,聞松聲、冷和清泉。
風(fēng)細(xì)池塘,簾垂院落,曉鶯啼喚柳含煙。
更疊翠山屏如悄,時物筆難傳。
誰能悟,韶華不久,人世非堅。
走紅塵、何曾返照,損氣神、虛度流年。
競錐刀、如蠅見血,戀妻男、似蟻爭膻。
火宅憂煎,情波出沒,四生六道不知還。
任千劫輪回販骨,迷了本靈源。
聰明客,諸緣放下,閑里修仙。
注釋參考
火宅
佛教語。多用以比喻充滿眾苦的塵世?!斗ㄈA經(jīng)·譬喻品》:“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……眾苦所燒,我皆拔濟(jì)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寶亮法師<涅槃義疏>序》:“救灼燒於火宅,拯沉溺於浪海?!?唐 白居易 《贈曇禪師》詩:“欲知火宅焚燒苦,方寸如今化作灰?!?魯迅 《野草·死火》:“這是死火。有炎炎的形……疑這才從火宅中出?!?/p>
憂煎
憂煎 (yōujiān) 憂愁煎迫;憂心如煎,形容極度憂慮 mostly anxious 心中憂煎,夜不成寐出沒
出沒 (chūmò) 顯現(xiàn)或隱沒 appear and disappear;haunt;dip 大鯨悠然出沒于浪濤中 船頭在浪中緩緩出沒四生
佛教分世界眾生為四大類:一、胎生,如人畜;二、卵生,如禽鳥魚鱉;三、濕生,如某些昆蟲;四、化生,無所依托,唯借業(yè)力而忽然出現(xiàn)者,如諸天與地獄及劫初眾生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 梁 高祖 武皇帝 紹隆三寶,弘濟(jì)四生?!?唐 王維 《為僧等請上佛殿梁表》:“然后以無礙慧,大化羣物,將使四生皆度。” 元 鄭廷玉 《忍字記》第三折:“想我佛門中,自一氣纔分,三界始立,緣有四生之品類,遂成萬種之輪迴?!眳㈤啞斗ㄔ分榱帧肪戆司?。
六道
(1).謂耳、目、鼻、口及xia{1|1}體之前后二孔?!豆茏印ぞ枷隆罚骸八闹煌ǎ啦贿_(dá),曰失。” 尹知章 注:“六道,謂上有四竅下有二竅也?!?/p>
(2).佛教語。謂眾生輪迴的六去處: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羅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和地獄道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報德寺剎下銘》:“三心斷縛,六道除怨。”《新唐書·傅弈傳》:“ 西域 之法,無君臣父子,以三涂六道嚇愚欺庸。”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長筌子名句,綠頭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