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寂中有天,明心外無物
出自唐代常建《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道者》:
夕映翠山深,余暉在龍窟。
扁舟滄浪意,澹澹花影沒。
西浮入天色,南望對云闕。
因憶莓苔峰,初陽濯玄發(fā)。
泉蘿兩幽映,松鶴間清越。
碧?,撟由瘢窀酀扇斯?。
忽然為枯木,微興遂如兀。
應寂中有天,明心外無物。
環(huán)回從所泛,夜靜猶不歇。
澹然意無限,身與波上月。
注釋參考
中有
即中陰。《俱舍論·分別世品》:“死生二有中,五藴名中有;未至應至處,故中有非生?!薄洞蟪肆x章》卷八:“兩身之間,所受陰形,名為中有?!?呂澂 《中國佛學源流略講》第四講:“ 犢子 主張有‘中有’(‘生有’與‘死有’之間的狀態(tài)),此論也有‘中間涅槃’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?!痹敗?中陰 ”。
明心
(1).謂使心思清明純正。 宋 趙與時 《賓退錄》卷一:“學必明心,記問辨説皆餘事?!?張通典 《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賦》詩:“明心致良知,斯文幸未喪。”
(2).表明心跡。 柳青 《狠透鐵》:“我在你像前明心,我肚里沒草屎渣渣!”
無物
無物 (wúwù) 不存在東西;空洞 devoid of content常建名句,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道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