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復(fù)古《鄭南夫云林隱居》:
一來陪勝踐,再到惜蹉跎。
記得山中景,行尋竹外坡。
天寒梅信早,海近雁聲多。
煙渚蒲洲外,時(shí)聞欸乃歌。
注釋參考
記得
記得 (jìde) 想得起來;沒有忘記 remember well 一切都還記得中景
(1).午時(shí)日影。 三國 魏 王粲 《大暑賦》:“遠(yuǎn) 昆吾 之中景,天地翕其同光?!薄端问贰ぢ蓺v志九》:“ 后漢 熹平 三年,《四分歷》志立冬中景長一丈,立春中景長九尺六寸。”
(2).比喻中年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為諸娣祭阮夫人文》:“中景遽傾,芳木先落?!?/p>
行尋
謂尋察;尋訪?!逗鬂h書·百官志五》:“尉主盜賊,凡有賊發(fā),主名不立,則推索行尋,案察姦宄,以起端緒。” 宋 朱熹 《莫杉寺》詩:“休沐聊命駕,駕言何所之?行尋 慶云寺 ,想像 昭陵 時(shí)?!?/p>
戴復(fù)古名句,鄭南夫云林隱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一路三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