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再和三首》:
穴鼠封何須窶數(shù)封銜,粗官不用苦高談。
夜傾淥蟻風(fēng)吹竹,晝擁黃䌷雪覆庵。
每作微詞還自笑,偶漸余潤亦成酣。
公詩精絕非倫擬,自古騷人盡在南。
燕窠泥土一春銜,慚愧封侯止立談。
舊隱尚聞存竹徑,歸休但要葺茅庵。
釣船夢想沿溪泛,封盞遙思向日酣。
強欲遲留依幕府,吳公行恐召河南。
天教窮困欲誰銜,生事那須一一談。
自笑豐年塵滿甑,不堪雨后菌生庵。
士師憔悴經(jīng)三黜,陶令幽憂付一酣。
他日歸耕若相憶,尺封頻寄北山南。
注釋參考
微詞
即微辭。 宋 周密 《<齊東野語>·自序》:“ 定 哀 多微詞,有所辟也; 牛 李 有異議,有所黨也。愛憎一衰,論議乃公。” 明 馮夢龍 《古今譚概·微詞·陸念先》:“ 陸念先 口無擇言,時出微詞,乃足絶倒?!?清 尤珍 《題磨崖碑》詩:“碑銘當(dāng)日紀(jì)盛事,惟有揚頌無微詞?!眳⒁姟?微辭 ”。
余潤
(1).指豐潤的肌肉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排調(diào)》:“ 范啟 與 郗嘉賓 書曰:‘ 子敬 舉體無饒縱,掇皮無餘潤?!?/p>
(2).向四旁浸潤或流淌的水。 唐 溫庭筠 《休浣日西掖謁所知因成長句》:“ 荀令 鳳池春婉娩,好將餘潤變魚龍。”《宋史·宋琪傳》:“九年九月,上幸 景龍門 外觀水磑,因謂侍臣曰:‘此水出於山源,清泠甘美,凡近河水味皆甘,豈非餘潤之所及乎?’”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治河》:“凡 河 水所經(jīng)之地,如 陜西 東界…… 直隸 南界,五六省皆可資其餘潤?!?/p>
(3).無窮的潤澤。 唐 元稹 《表夏》詩之四:“玉委有餘潤,飆馳無去蹤?!?/p>
(4).比喻旁及的德澤、利益。 宋 秦觀 《陪李公擇觀金地佛牙》詩:“乃知金仙妙難測,餘潤普及霑凡枯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科場一·鄉(xiāng)試取士濫額》:“是時 劉瑾 , 陜西 人, 焦芳 、 河南 人,故比周為奸,厚其桑梓,而 齊 晉 二省則以餘潤見及,遂超 江 、 浙 、 閩 、 楚 四大省而出其上?!?/p>
(5).指額外經(jīng)濟收益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一》:“客作 陳忠 ,主買菜蔬。儕輩皆謂其近多餘潤,宜饗眾?!?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軼聞·河工奢侈之風(fēng)》:“每歲經(jīng)費銀數(shù)百萬兩,實用之工程者,十不及一,其餘供文武員弁之揮霍,大小衙門之酬應(yīng),過客游士之餘潤?!?/p>
蘇轍名句,再和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