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舟點點浮煙水,柔柳垂垂映竹橋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毗盧之口鬧嘈嘈,普賢之身閑飄飄。
理無不備,事不相饒。
小舟點點浮煙水,柔柳垂垂映竹橋。
注釋參考
點點
點點 (diǎndiǎn) 表面上的小記號;一個一個的微小的斑點 point 穿孔紙上透過點點的光斑 細(xì)微的跡象或輕微的痕跡 suggestion 灰色中帶點點藍(lán)色浮煙
亦作“浮煙”。飄動的煙氣或云霧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飛爓浮煙,載霞載陰。” 唐 司空曙 《云陽館與韓紳宿別》詩:“孤燈寒照雨,濕竹暗浮煙?!?明 高啟 《贈醉樵》詩:“世間萬事如浮煙,看棋何必逢神仙?!?王闿運 《<衡陽縣志>序》:“余榮未光,棄若浮煙?!?姚雪垠 《長夜》五:“童年的生活想起空幻得像水上的浮煙。”
垂垂
垂垂 (chuíchuí) 形容垂下、降下 hang 漸漸 gradually 垂垂老矣竹橋
用竹建造的小橋。 唐 白居易 《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諸公》詩:“竹橋新月上,水岸涼風(fēng)至。” 宋 楊萬里 《記丘宗卿語紹興府學(xué)前景》詩:“竹橋斜度透竹門,墻根一竿半竿竹?!薄都t樓夢》第四九回:“四面皆是蘆葦掩覆,一條去徑,逶迤穿蘆度葦過去,便是 藕香榭 的竹橋了?!?/p>
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