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寄劉伯聲》:
別君幾何時,人事浩千萬。
身如張射侯,憂愁劇強(qiáng)箭。
崎嶇走窮縣,艱苦君未見。
未知菽水豐,已感霜露變。
羈孤寄窮海,親友誰吊唁。
析圖補(bǔ)冬裘,乞米煮朝飯。
無聊猶自思,援溺固誰愿。
人生不終否,此語非我分。
英雄伏泥涂,暫晦久必現(xiàn)。
如予百不能,理自合貧賤。
豈當(dāng)議隱顯,而有不遇嘆。
但思竄山林,遠(yuǎn)脫人世患。
有田足耕耘,有水足罩仙。
蕭然便終老,到死百不問。
平生泥佛祖,久已師壁觀。
況將無生禪,下視有為幻。
吾子出群材,千牛有余刃。
行當(dāng)脫塵埃,鳴佩侍清燕。
高卑各有得,愿勿譏尺鷃。
不有行道人,誰當(dāng)佐堯舜。
時哉勿自滯,功業(yè)在力勸。
握手不可期,此計吾行辨。
注釋參考
隱顯
(1).隱沒與顯現(xiàn)?!盾髯印ぬ煺摗罚骸肮实罒o不明,外內(nèi)異表,隱顯有常,民陷乃去?!薄毒┦弦讉鳌肪硐拢骸把鲇^俯察在乎人,隱顯災(zāi)祥在乎天?!薄赌鲜贰る[逸傳上·漁父》:“落日逍遙渚際,見一輕舟陵波隱顯?!?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三:“今雖未見其畫,讀諸跋,常覺依稀隱顯,都在目中。” 王西彥 《鄉(xiāng)下朋友》:“眺望四下碧綠的田野,彎曲如畫的溪流,屏障似的遠(yuǎn)山和散落隱顯的村屋。”
(2).特指文義的含蓄和顯露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徵圣》:“故知繁略殊形,隱顯異術(shù)?!?清 龔自珍 《春秋決事比自序》:“考之孤文隻義之僅存,而得之乎出沒隱顯之間?!?/p>
(3).偏指含蓄不露。 清 包世臣 《文譜》:“回互激射之法備,而后隱顯之義見矣。”
(4).默默無聞和名揚遠(yuǎn)近。指失意和得意?!侗笔贰と辶謧飨隆㈧拧罚骸半[顯人間,沉浮世俗?!?明 張三光 《蔣石原先生傳》:“且先生布素終身,隱顯一致,非獨令后世師吾儉也?!比纾何已垡娝麄兊纳岭[顯。
不遇
(1)
[fail to achieve one's success]∶不得志;不被賞識
懷才不遇
(2)
[not meet]∶沒碰到
可又有一說不遇艱難,不顯好處
詳細(xì)解釋(1).不得志;不被賞識?!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拔嶂挥?魯侯 ,天也; 臧氏 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?”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 蔡澤 者, 燕 人也,游學(xué)干諸侯小大甚眾,不遇?!?唐 李白 《書懷贈南陵常贊府》詩:“大圣猶不遇,小儒安足悲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斠書·湘中草》:“ 卿謀 詩文雖不如 西堂 所推,而年少負(fù)異才,不遇而死?!?/p>
(2).沒碰到?!逗鬂h書·孔融傳》:“ 儉 與 融 兄 褒 有舊,亡抵于 褒 ,不遇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九:“可又有一説不遇艱難,不顯好處?!?/p>
張耒名句,寄劉伯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