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寓陳雜詩十首》:
開門無客來,永日不冠履。
客至我老懶,投刺輒復(fù)去。
端成兩相忘,因得百無慮。
故人在旁郡,書信不能屢。
興哀東城公,將掩郟山墓。
不能往一慟,名義真有負(fù)。
可能金玉骨,亦遂黃壤腐。
但恐已神仙,裂石終飛去。
注釋參考
相忘
彼此忘卻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?!?宋 蘇軾 《送穆越州》詩:“江海相忘十五年,羨君松柏蔚蒼顏。” 白采 《被擯棄者》:“我寶寶一天一天的煩聒我,同伴都像與我相忘了。”
無慮
無慮 (wúlǜ) 不計(jì)慮,指大約,大概 more or less 無慮百十人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 無慮五六萬。——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 無慮十來人 無所顧忌,沒有掛念 worry about nothing; think about nothing 無憂無慮 不用考慮,不值得重視 consider about nothing 無慮甲兵十萬,老夫自有破敵妙計(jì)張耒名句,寓陳雜詩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