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僑《常自在歌》:
常自在。
常自在,莫受物觸隨變改。
心常澄太虛,胸常涵滄海。
志常明秋霜,氣常融春靄。
常自在。
常自在,莫或欺心旋遮蓋。
此心常與天地通,日月神明環(huán)內(nèi)外。
萬物森森在吾下,我自小之自傷害。
常自在。
常自在,詩書樂處安精神,道義合時行身世。
貧何足嗟,賤何□慨,富何足淫,貴何足泰。
靜惟飭身而無愧,動惟利□而盡愛。
常自在。
常自在,此外何求哉。
有時詩一篇,有時酒一杯。
庭花野草為賓友,清風(fēng)明月相追陪。
陶吾真兮適吾性,常自在。
常自在,何處有愁來。
注釋參考
自在
自在 (zìzài) 自由;無拘束 free;unrestrained 自在嬌鶯恰恰啼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江畔獨步尋花》 無家身自在,時得到蓮宮。——唐· 李咸用《游寺》 安閑自得,身心舒暢 comfortable;at ease 他心中好不自在 心離煩惱的系縛,通達無礙 freedom of wordly cares變改
改變。《后漢書·郎顗傳》“五際之戹,其咎由此” 李賢 注引《韓詩外傳》:“五際,卯酉午戌亥也。陰陽終始際會之歲,於此則有變改之政。” 宋 梅堯臣 《答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巖亭記》詩:“草樹易變改,山川無故新?!?王西彥 《人的世界·第五家鄰居》:“退伍軍官的決心,并不因為她的企圖zi{1-1}殺而稍有變改?!?/p>
徐僑名句,常自在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