忽驚政化理,暗與神物期
出自唐代岑參《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樹降甘露詩》:
相國尹京兆,政成人不欺。
甘露降府庭,上天表無私。
非無他人家,豈少群木枝。
被茲甘棠樹,美掩召伯詩。
團(tuán)團(tuán)甜如蜜,皛皛凝若脂。
千柯玉光碎,萬葉珠顆垂。
昆侖何時(shí)來,慶云相逐飛。
魏宮銅盤貯,漢帝金掌持。
王澤布人和,精心動(dòng)靈祇。
君臣日同德,禎瑞方潛施。
何術(shù)令大臣,感通能及茲。
忽驚政化理,暗與神物期。
卻笑趙張輩,徒稱今古稀。
為君下天酒,麹糵將用時(shí)。
注釋參考
化理
(1).教化治理。 唐 柳宗元 《河間劉氏志文》:“克生良子,用揚(yáng)懿美,有其文武,弘我化理。” 宋 歐陽修 《賈誼不至公卿論》:“ 文帝 卒能拱默化理,推行恭儉,緩除刑罰,善養(yǎng)臣下者, 誼 之所言略施行矣?!?明 張居正 《贈(zèng)袁太守入覲奏績序》:“嗟乎!荒陬陋區(qū),幸得藉公化理,民不敢為蠹,士不敢為蝎?!薄肚迨犯濉な雷婕o(jì)二》:“化理未奏,則罪在朕躬。”
(2).佛家指事物變化之理?!独銍?yán)經(jīng)》卷十:“化理不住,運(yùn)運(yùn)密移,甲長髮生,氣銷容皺。日夜相代,曾無覺悟。”
神物
(1).神靈、怪異之物。《易·繫辭上》:“探賾索隱,鉤深致遠(yuǎn),以定天下之吉兇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大乎蓍龜。是故天生神物,圣人則之。”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 張公 兩龍劍,神物合有時(shí)?!?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“雷雖只是氣,但有氣便有形。神物氣聚,則須有纔過便散。既有神物,則震死人書其背,夫復(fù)何怪?”
(2).指神仙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上即欲與神通,宮室被服不象神,神物不至。”
岑參名句,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樹降甘露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