聘幣鳴騶選實才,輦輸使者作行媒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赴遂寧進士期集即席賦》:
聘幣鳴騶選實才,輦輸使者作行媒。
般添春意和氈墨,嗺送花風上翠桅。
世論且然聊爾耳,諸君行矣勉之哉。
邦人此意毋虛辱,滿貯香名萬里回。
注釋參考
聘幣
(1).古時聘人所備的禮物。幣,本意為繒帛。古以束帛為贈送賓客及享聘之禮。《孟子·萬章上》:“ 伊尹 耕於 有莘之野 ,而樂 堯 舜 之道焉…… 湯 使人以幣聘之,囂囂然曰:‘我何以 湯 之聘幣為哉?’”
(2).古代訂婚時所備的禮物。《北史·列女傳·涇州貞女兒氏》:“ 涇州 貞女 兒氏 者,許嫁 彭老生 為妻,聘幣既畢,未及成禮?!?/p>
鳴騶
古代隨從顯貴出行并傳呼喝道的騎卒。有時借指顯貴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及其鳴騶入谷,鶴書起隴,形馳魄散,志變神動。” 唐 高適 《東平旅游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》:“歌謡隨舉扇,旌旆逐鳴騶?!?清 曹寅 《雨中和漁村韻》:“不掃春廳雪,鳴騶罷往來?!?/p>
實才
(1).謂有真實才能的人?!度龂尽の褐尽じ地艂鳌罚骸胺浇窬胖葜瘢技熬┏?,未有六鄉(xiāng)之舉,其選才之職,專任吏部。案品狀則實才未必當,任薄伐則德行未為敘,如此則殿最之課,未盡人才。”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科舉為黨議發(fā)策》:“今日欲得實才,必當出於博洽者,其止於誦習而已乎?抑為經(jīng)史學乎?”
(2).真實的才能。《新唐書·選舉志上》:“ 永隆 二年,考功員外郎 劉思立 建言,明經(jīng)多抄義條,進士唯誦舊策,皆亡實才,而有司以人數(shù)充第?!?/p>
輦輸
運送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五:“ 長安 中富貴之家,豪杰之士,輦輸金帛求聘他為偶的,不知其數(shù)?!?/p>
使者
使者 (shǐzhě) 受命出使的人,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messenger 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 魏?!妒酚洝の汗恿袀鳌? 比喻帶來某種信息的人或事物 someone and something carried information 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?!痘ǔ恰?h3>行媒(1).往來作媒妁的人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男女非有行媒,不相知名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先須媒氏行傳昏姻之意,后乃知名?!薄冻o·離騷》:“茍中情其好修兮,又何必用夫行媒?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奏彈王源》:“臣謹案 南郡 丞 王源 ,忝藉世資,得參纓冕,同人者貌,異人者心;以彼行媒,同之抱布?!?/p>
(2).謂說合婚姻。
魏了翁名句,赴遂寧進士期集即席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