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鼐《送燕明仲歸常熱》:
東南江???,瘴霧腥蛟螭。
土俗異鄉(xiāng)縣,客子懷歸思。
歸思何從返,遠道傷百危。
干戈久未定,一水分華夷。
壯士爭挽強,覓爵唾手期。
而我癡絕甚,尚復事毛錐。
三年行在所,短褐風霜欺。
生理寄茅棟,不飽藿與藜。
苦辛攻積憂,欲語聽者誰。
賴有燕公子,好事頗見奇。
鄰墻肯相過,情話肝膽披。
君才駃騠駿,不受塵埃羈。
驤首志千里,蹲踏風云垂。
乃翁名世將,先朝補邦基。
殊勛鼎彝在,勁節(jié)不少虧。
后昆德澤盛,袞袞固未衰。
注釋參考
南江
古以 南江 、 北江 、 中江 為三江。 南江 即今 吳淞江 。《書·禹貢》:“東為 中江 ?!?孔 傳:“有北有中,南可知。” 孔穎達 疏引《地理志》:“ 南江 從 會稽 吳縣 南,東入海?!?/p>
瘴霧
猶瘴氣。 唐 韓愈 《杏花》詩:“浮花浪蘂鎮(zhèn)長有,纔開還落瘴霧中?!?宋 曾鞏 《送江任序》:“其山行水涉沙莽之馳,往往則風霜冰雪瘴霧之毒之所侵加。” 郭沫若 《前茅·太陽沒了》:“猛烈的妖氣瘴霧卻是漫野彌天?!?/p>
蛟螭
(1).猶蛟龍。亦泛指水族。 漢 揚雄 《羽獵賦》:“探巖排碕,薄索蛟螭。” 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石勒稱王》:“倚天長劍泣蛟螭,那怕金壘湯池?!?章炳麟 《印度人之觀日本》:“ 日本 文化安所受之?儒書文藝近取 zhi{1|1}那 ,佛教乃自 印度 迆入,無二國者, 日本 則終古為蛟螭蜃蛤耳?!眳⒁姟?蛟龍 ”。
(2).指器物上的螭形圖案。 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蛟螭露筍簴,縞練吹組帳?!?清 唐孫華 《國學進士題名碑》詩:“蛟螭蚴蟉蟠贔屭,千秋名姓留嵯峨。”
(3).指形似蛟龍的拐杖。 唐 韓愈 《和虞部盧四汀酬翰林錢七徽赤藤杖歌》:“空堂晝眠倚牖戶,飛電著壁搜蛟螭。” 明 李東陽 《靈壽杖歌》:“蛟螭盤拏露頭角,熊經(jīng)樹顛虎山腳?!?/p>
李鼐名句,送燕明仲歸常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化學日記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