驪山往事不古監(jiān),艮岳馴致烽煙狂
出自宋代劉學(xué)箕《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韻得緗字》:
炎精孕秀儲氣詳,荔枝結(jié)實魁群芳。
我有猶子客南服,千里眷念情不忘。
星馳走寄一千顆,伏暑火熾勞取將。
筠籃初開氣芬溢,稍覺四座浮清香。
驪珠璨爛光奪目,琱盤饤饾羅滿堂。
先廟未獻不敢嗅,色味雖鮮那敢賞。
少須祀畢分送似,賓友拉至紛攫攘。
降囊初剝拆霞縷,玉臉旋堂綻流天漿。
手持奈此水晶粒,地積更詫云錦裳。
海鄉(xiāng)因記少日好,繞樹食{左口右稻去禾}高價償。
婆娑碧綠擁平野,丹苞縠皺暉朝陽。
初驚星火爭燿熠,久訝彩鳳爭翱翔。
薰風(fēng)吹開碧云葉,綠水宛類翻頳魴。
只今老大將底用,食此感激意故長。
君不見方紅陳紫列紺緗,三十二品裁中郎。
丁香核小味甘潔,何似釵頭十八娘。
天生美實限南北,長安路遠價愈強。
只今生食享至味,不數(shù)家漬監(jiān)蒸方。
又不見宣靖文物全盛時,貢輸不減開先唐。
輶車從橫繡衣使,海內(nèi)騷動封紙黃。
妙品人家那可得,置以走轍加浮航。
似聞供上祗纖悉,往往盡入公侯王。
驪山往事不古監(jiān),艮岳馴致烽煙狂。
祗今故老尚能說,空使悲憤縈肝腸。
書生不負醫(yī)國手,賦成何日奏明光。
不如且喚呈姬輩,笑擘輕紅入醉鄉(xiāng)。
注釋參考
驪山
在 陜西省 臨潼縣 東南,因古 驪戎 居此得名。是著名的游覽、休養(yǎng)勝地。又名 酈山 ?!稘h書·劉向傳》:“ 秦始皇 葬於 驪山 之阿,下錮三泉,上崇山墳,其高五十餘丈,周回五里有餘?!?唐 張說 《應(yīng)制奉和》:“ 漢 家行樹直 新豐 , 秦 地 驪山 抱溫谷?!?清 陳維崧 《滿庭芳·距汝州四十里山有溫泉相傳為唐武后幸洛時浴處》詞:“凄然也, 驪山 浴館,一樣野花稠?!?/p>
往事
往事 (wǎngshì) 從前的事情 history;the past;past events 往事歷歷在目不古
不淳樸;澆薄。 明 徐渭 《論中》四:“古字艱,艱生解,解生易,易生不古矣。不古者,俗矣?!?沉從文 《泥涂》:“ 楊巡官 前天到這兒來,和我們監(jiān)督喝茅臺酒,就說這地方人心不古?!?/p>
艮岳
山名。在今 河南 開封 城內(nèi)東北隅。 宋徽宗 政和 七年于 汴梁 東北作 萬歲山 , 宣和 四年 徽宗 自為《艮岳記》,以為山在國都之艮位,故名 艮岳 。 宣和 六年,改名 壽峰 。詳見《宋史·地理志一》及 宋 張淏 《艮岳記》。 宋 劉子翚 《汴京紀事》詩之十:“鳳輦北游今未返,蓬蓬 艮岳 內(nèi)中高?!薄端疂G傳》第一○一回:“那 艮岳 在京城東北隅,即 道君皇帝 所筑?!?清 趙翼 《西湖詠古》:“ 三竺 峰巒非 艮岳 ,兩隄燈火似 樊樓 。”
馴致
亦作“ 馴至 ”。逐漸達到;逐漸招致?!兑住だぁ罚骸奥乃獔员?,陰始凝也;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策項一》:“則大平之風(fēng),大同之俗,可從容而馴致矣。” 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上:“內(nèi)外相制,無輕重之患,所以能削平僭偽,馴至丕平。”《明史·兵志一》:“馴至末造,尺籍久虛,行伍衰耗?!薄睹魇贰だ钊耆A傳》:“歲比不登,意常主寬恤,獨加賦之議不能力持,馴致萬方虛耗,內(nèi)外交訌?!?郭沫若 《青年喲人類的春天》:“青年人在這種管束之下,有的不自覺地便馴致頹唐?!?沙汀 《困獸記》五:“然而,雖然知道她對于離婚冷淡,而且,似乎是不可能,馴至認為這是她的美中不足,接著他卻繼續(xù)替她打算,離婚以后,她該立刻采取怎樣的步驟?!?/p>
烽煙
烽煙 (fēngyān) 烽火臺報警之煙 beacon;beacon-fire劉學(xué)箕名句,廞庭自三山送荔枝分韻得緗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