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葉隆禮《蘭陵王》
大堤直。裊裊游云蘸碧。蘭舟上,曾記那回,拂粉涂黃弄春色。施顰托傾國。金縷尊前勸客。陽臺路,煙樹萬重,空有相思寄魚尺。飄零嘆萍跡。自懶展羅衾,羞對瑤席。折釵分鏡盟難食??刺胰~迎笑,柳枝垂結(jié)。萋萋芳草暗水驛。腸斷畫闌北。寒惻。淚痕積。想柱雁塵侵,籠羽聲寂。天涯流水情何極。悲沈約寬帶,馬融怨笛。那堪燈幌,聽夜雨,鎮(zhèn)暗滴。
注釋參考
飄零
飄零 (piāolíng) (花葉等)凋謝脫落;飄落 faded and fallen 黃葉飄零 比喻漂泊流落 alone and with no one to depend on萍跡
見“ 萍跡 ”。
亦作“ 萍跡 ”。喻人四處漂流,行蹤無定。 唐 牟融 《有感》詩之一:“十年漂泊如萍跡,一度登臨一悵神。” 宋 黃公度 《春日懷王慶長》詩:“王孫緣底事,萍跡久他鄉(xiāng)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套促纏頭》:“金盡牀頭惹厭憎,風波萍跡任浮沉。”
葉隆禮名句,蘭陵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